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藏》提出“樊9条”

(2010-05-24 09:33:01)
标签:

民间博物馆

聚落

樊建川

成都

文化

分类: 转载

樊建川:“馆奴”渴望再松绑

《收藏》驻京记者 岳岩

 

2009年,建川博物馆聚落入账2000万元人民币,这一数字也许仅仅相当于樊建川地产项目某一天的流水,但却足以令人欢欣鼓舞。因为2000万元意味着,建川博物馆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相当,而且还略有盈余,博物馆比预期提前完成了扭亏。2010年,在四川省两会期间,樊建川作为政协常委提出了对民间博物馆建设的9点建议。从“樊9条”中你不难看到,民间博物馆要想生存发展还需要怎样的支持和再松绑。

 

建博物馆不是拍《阿凡达》

 

记者: 目前中国加大文化产业的发展,您感觉民间博物馆在这一产业中会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樊建川: 民间博物馆是非常有意义的文化事业,但还不能说它在文化产业上能占什么位置,因为博物馆的产业性很弱,它不像是《阿凡达》这种电影,不像电视、网络文化这种产业那么有效益。

记者:既然产业性很弱,缺乏效益,那么民间博物馆的未来发展会不会也很弱?

樊建川:我觉得未来民间博物馆还是会发展起来的。过去90%都是国有博物馆,而中国未来30年,民间博物馆将会占到半壁江山。我说的民间博物馆是广义的,包括学校的、企业的、私人的,这些博物馆都会成长起来。

从收藏市场你也能看出来,前30年是藏家在买东西——有价值的东西逐渐积累到了民间藏家手中,后30年,这些藏家中就有人开始建设博物馆。不仅如此,整个国家也在推动民间博物馆的发展。从社会发展角度讲,我们每年农村人口都要减少一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在加速,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加大。在建川博物馆,我能体会到的就是这种感觉。

开放四年来,建川博物馆每年的参观游客数量都在翻番。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博物馆的认识正在发生变化。以前人们认为博物馆是一座殿堂,现在人们把博物馆看作学校,是阅历,是旅游,是文化的享受……大众的精神生活会逐渐从看戏、看电视剧、看小说到变成看博物馆。有的人把逛博物馆当成一种休闲,跟散步一样。

记者:人群观念的转变会带给民间博物馆经济效益的转变吗?

樊建川:博物馆重要的不是经济效益,而是文化形象。要说效益的话,我觉得我们博物馆产生的效益至少可以放大10倍到20倍。

比如说,这两年博物馆的游客量不断增加,大量国内外游客慕名而至。他们到我这儿,就是花一张门票的钱,但他们在成都要住酒店、吃饭、购物、坐车,这些钱不是我收的,这是博物馆给成都带来的效益。民间博物馆为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树立城市品牌,增加城市的旅游收入,增加就业都做出了贡献。

记者:你是说,民间博物馆可以为社会做很大的贡献?

樊建川:对。事实上我们整个社会的博物馆都很欠缺,不管是民间博物馆,还是国有博物馆。发达国家平均每1万至10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而我们国有博物馆的总数只有2300多个,平均每60万人才拥有一座博物馆,从这个角度,我们也考虑,目前博物馆或许还没有发挥出它在宣传、教育、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应有的作用。

 

“馆奴”是如何炼成的

 

记者:在2010年1月的四川省两会上,您作为政协常委列席会议,还用“微博”的方式直播两会,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您在这次会议上自称“馆奴”,这一提法也让外界直观地得到了民间博物馆馆长的形象。

樊建川:我肯定是个超级“馆奴”。一般来说,一个中型城市,或者说一个企业,建一个博物馆都很费劲,可我现在建了15个博物馆,而且预计还要继续建到30个馆的规模。我是自己做企业赚钱供养我的博物馆,而且我也不是多么大的企业。养30个博物馆!你想想看我有多大的压力。

我一个外孙女,那么多人养,30个博物馆就我一个人在养——要把它们建起来,往里面放文物,给他们思想,还要给吃的喝的,要找人来看着……可是,我可以很骄傲地说,我已经建立起来的博物馆至少吃喝方面自己可以养自己了。

记者:确实很不容易,中国目前大多数民间博物馆都养不了自己。

樊建川: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民间博物馆规模小,盈利能力很差,很多都只有一个门票收入,门票收入才几个钱?馆长的财力不够,博物馆就生存不下去。我这次给两会的提案就是关于博物馆的,希望国家对民间博物馆可以重视,帮助民间博物馆成长。

记者:有人说,建一个博物馆花起钱来就是个无底洞。

樊建川:建川博物馆聚落前期建设已经投入了4亿多人民币,这个钱咱们就不算了。现在博物馆里有员工500多人,保安150人——博物馆安保是很重要的,还有酒店、客栈的服务员,几十个讲解员,另外,还包括水电费、维修费,一年下来大概就是2000万元,2000万元可以挣到,我们就可以生存,我就敢继续建设博物馆。

此外,目前我们馆有2000平方米的库房。藏品太多了,但是库房的设备又很简陋,温度、湿度都没控制,大部分藏品放在地上,我们这里有多少珍贵的文物啊,但是没有能力重点保护它们,博物馆的后续运转成本很高。

记者:如果2000万元只是一个打平的概念,那再要购置藏品还需要另外的费用。

樊建川:对啊,买藏品是用我自己的钱,此外,还有一些社会捐赠。对于社会捐赠,目前在很多民间博物馆开展还不是很顺利,因为现在国家对民间博物馆缺乏相关的法律定位和政策保障,我们在征集藏品以及藏品流通等方面都会受到一些限制。

记者:与国有博物馆相比,您觉得民间博物馆的困难有哪些?

樊建川:在很多事情上,我们与国有博物馆待遇都不同。国有博物馆不仅享受财政全额拨款,而且还免税。民间博物馆花的都是自己的钱,赋税还很重。比如说,建川博物馆聚落占地500亩,每年仅城镇土地使用税就要交260多万元,房产税要80多万元,这就让我们很难承受了,其他的诸如营业税、城建税、企业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负担很沉重,所以说我们就是“馆奴”么。

 

政府为我修了一条路

 

记者:我想知道,面对这么多的支出,建川博物馆是怎样实现2000万元收入的?

樊建川:我们现在的门票价格,团体票每人60元,散客是80元,学生票是30元。我们是博物馆聚落,也就是由数个博物馆构成的。在开5个馆的时候,我们是这个价钱,现在14座馆了,还是这个价钱。

我们不仅有门票的收入,博物馆群落里面还有酒店、客栈,这一项可以占到收入的一半。此外,我们还有许多家餐厅。由于博物馆聚落很大,东西也非常多,游客来了以后往往一天看不完,就需要吃住。另外,我们还有旅游纪念品销售,还有拓展训练等,这都是收入来源。比较起来,门票的收入其实是很少的。

记者:政府有没有为建川博物馆做些什么呢?

樊建川:我们被评为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中心,可以说,政府给予我们的这些也都为我们带来一定量的游客。

记者:有没有更为具体的支持?

樊建川:我觉得最大的支持就是给我们修了一条路。本来从成都到我们这里要一个小时,路修好以后半个小时就可以过来了。2009年有几十万人到我们这里参观,其中很多都是有影响力的人。比如说,2009年一年,部级以上的干部我们就接待了200多人。领导看到我们的游客量年年翻番,都认为做得很好。他们认为,作为成都的一张名片,这里应该由一小时经济圈变为半小时的经济圈。

记者:政府对于博物馆认可促成了一条进入半小时经济圈的公路?

樊建川:是啊,一条高速公路,专门修的。

记者:这条路可以满足您发展的需求吗?

樊建川:能修条路我已经很知足了,毕竟我们民间博物馆建设才刚刚开始。我想国家会重视起来这个事情的。民间博物馆归根到底还是要民间力量来办,但是要发展起来,还是需要国家放宽政策,给予鼓励。

记者:那您预测下2010年建川博物馆的效益增长。

樊建川:往年我们每年客流量和收入都会翻番,2010年不一定。一来公路还正在修,要到2011年才能修好,二来,我们其他博物馆也正在建设,塔吊、水泥、沙尘、噪音等,都会影响游客流量。我们在尽量维护,缩小影响,参观还是在继续,比如2010年1月份保持了80%的增长。我想,2010年的目标是在2009年基础上增长50% 就可以了。

记者:我们还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既然樊建川博物馆聚落可以自己养活自己,那么这种聚落式的博物馆模式在国内其他地方有没有复制的可能?

樊建川:只要有足够多足够好的藏品,足够大的地方,当然可以复制。

 

“樊9条”内容要点

1、免除博物馆规划修建过程中的土地出让金,节省资金用于博物馆建设。

2、减免博物馆报建过程中的相应规费(如:建设工程项目综合规费等)。

3、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如减免除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营业税、城建税等。

4、在自筹资金基础上的合理贷款,财政给予50%的贴息支持。

5、加强对民间博物馆文物征集和保管工作支持力度,设置针对民间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和保护专项资金。

6、制定相关奖励措施,根据民间博物馆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件数给予奖励。

7、民间博物馆中有重要文物展示功能的,从国家相关资金中列专项予以资助。

8、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民间博物馆重点指导和扶持,树立典型。

9、将经营状况好,有发展前景的民间博物馆及企业推荐到创业板,通过股市融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晒晒贪官照
后一篇:摇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