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新浪博客,无意中发现一篇写建川博物馆的汶川大地震博物馆的博文。大家一起分享。谢谢作者“凤凰淑女”。欢迎与我们联系 jc_museum@126.com。
一个好的活动
胜过无数说教
凤凰淑女
(2010-01-22 16:08:40)
一个好的活动,胜过无数说教。
昨天带孩子去看建川博物馆中的地震博物馆,大量的图片、实物再现当时那一场人类的地震灾难现场场景,让我再一次伤感,而远在外国读书的孩子,第一次感受到四川地震现场的惨烈,和救灾现场中国人表现出来的团结,奋斗,努力、友爱、秩序,瞬间从一盘散沙凝聚成铁板一块,爆发出的强大内力,体现出中华民族这个古老民族的基本素质,说明中国人是摧不垮打不散的,中国人在大灾大难面前组织纪律严明,民族气质优秀,让世人震撼!儿子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了。我告诉他地震不仅是我们四川、中国人的灾难,就好象海地地震不是海地一个国家人民在遭难一样,那是人类共同的灾难,我们要对人类共同遇到的灾难,抱有深深的同情心。
中国救灾中,解放军总是冲在最前面,处处都有英勇的人民解放军的影子,解放军和武警、公安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他们在政府的领导下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中坚力量作用,他们的存在,让老百姓觉得有依靠。中国大地震中没有发生内乱,没有发生哄抢食物物资,人们自愿地伸出援助之手,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这完全和海地后来发生的情况不一样。我指着那些救灾的解放军年轻的脸说,他们也是80后,你们远在外国读书,而他们却在救灾中充当主力军,都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已经在为社会做贡献,你们现在在读书,将来就要在更高的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才好。他们频频点头,知道了人生虽然不一样,但为人类做贡献的目标却是一样的。
孩子参观完了出来,内心明显的不一样了很多,我觉得,他更懂得珍惜亲人、珍惜机会。
不管别的父母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我觉得带孩子去参观这个博物馆,哪怕去看看那个在地震中存活下来的猪坚强,对人生的态度和意义都不一样。如果一个展览馆可以改变或者建立孩子们的正确人生观,那这个展览馆就是非常值得保有和存在的。
有人说,现在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电子邮件和短信传递情感,那可以保留下来的实物就越来越少,到以后我们是否还有可以值得回忆的物质实物让我们触景生情呢?建立博物馆,恰恰就是保留当下的物质实物,让人们有一个可以回忆那些永远值得珍藏事件和年代的地方,来寄托我们人类的共同情感。从这个角度来看,樊建川先生就是功德无量地做了一件好事。有展览馆真好,它能再现当时的历史,让人们记住并可以回忆历史,所以,当我再一次见到私人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先生的时候,对他个人所做的贡献,内心就抱有一份真诚的尊重。
凤凰淑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