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沪深两市双双低开,沪指早盘下探3700点附近后,随着期指盘中快速拉升,沪指便开始走强,午盘过后大盘稍有走弱,围绕昨日收盘附近震荡整理,创业板今日表现依旧不俗,盘中一度上涨超4%,午盘后因大盘拖累稍有回调,大盘蓝筹再次向题材股风化。
从盘面走势来看,市场从早盘的抢反弹行情,转为午后的窄幅震荡,可以看出当前投资者较为冷静,他们中的多数都在观察市场内一举一动,另外,明日是股指期货三大主力合约的交割日,焦点再次指向股指期货,然而,大病初愈的市场信心显得更为脆弱,伴随着交割日的临近,“交割日效应”再次左右着投资者的情绪。
首先我们看看何为“交割日效应”?
与现货市场不同,股指期货市场采用合约到期交割的制度,交割制度保障期货价格正常回归并与现货价格收敛。根据规定,每月第三周的周五为股指期货当月合约的交割日。7月17日,IF1507、IH1507和IC1507三大期指主力合约面临交割。
从事期货交易的投资者,无论是多头持仓,还是空头持仓,如果在最后交易日前不进行反向平仓操作,则未平仓头寸必须进行交割。由于交易中买卖集中而导致标的指数及其成份股的成交量和波动性显著增大的现象,被称为“到期日效应”,也就是一般投资者所认为的交割日当天会引发现货价格剧烈波动的“魔咒”。
要判断结算行情是否会发生,有一个最简单的分析方法,判断持仓量是否异常偏高,做结算行情,其实跟做生意一样,有收入也有成本,成本就是拉高或压低结算价所需要的资金,这笔资金是固定的。而收入是可变的,建仓越多获利越高,因此,如果结算行情出现,持仓量一定会异常偏高。” 从本次将要交割的1507月合约来看,三个合约的总持仓量自7月初开始快速下降,由21万手下降至目前仅5万手,进入到交割日的总持仓量较少,这也减小了市场出现“拉高结算”的可能。
与此同时,交割日股票现货指数价格的波动程度也是衡量交割结算运行的另一个指标。从沪深300股指期货5年多的到期交割情况来看,交割结算没有导致股票指数价格大幅波动,交割日股票指数波动率1.34%,与非交割日波动率相比,没有显著变化。
目前各方都在防范“交割日效应”,本周五的交割日能否化险为夷已备受市场各方的关注。其实,监管层已经注意到在市场行情的特殊时期采取特殊的做法,加以调控,本周中金所已陆续发布了一些措施来抑制日内投机交易,降低市场波动。
可以说中金所采取了必要性的限制措施,是在非常时期的非常做法,虽然股指期货上市以来,并未出现过“交割日效应”,但在特殊的市场环境下,以中证500期指为代表的三大期指主力合约同日交割,仍要防范出现“交割日效应”的可能风险,相信中金所依然会采取“限空做多”的措施,据业内人士分析,股灾后的首个股指期货交割日,由于中金所已提前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预计“交割日效应”魔咒不会显灵,市场出现暴涨暴跌的概率均不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