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大盘收阳基本在预期之中,盘面上权重股表现仍不佳,而题材概念及小市值个股依然很活跃,其中创业板刷新反弹以来新高,这说明在短期市场目前尚无系统性风险的背景之下,板块个股间的炒作机会依然会层出不穷。
在政策面明显偏多的背景之下,预计节后A股市场还会有开门红,理由有二个方面,一是政策面上偏暖,二是回避长假的资金节后会重新返回市场,当前大盘仍处于强势区间,后市看多一线,因此,持股过节的投资者来说节后则可以安心兑现红包。
回顾近十年“十一”长假后沪深两市走势,多为上涨,那么今年经过长假之后,两市会迎来开门红吗?小股民们无从判断,在此本博将近十年来长假后股市的表现展示给股民,希望可以为节后市场的判断做一个参考。
历年国庆长假前后A股表现
年份 节前一周涨跌(%)
节后首日涨跌(%)
节后一周涨跌(%)
2013
0.6
1.08
2.46
2012
2.93
-0.56
0.9
2011
-3.04
-0.61
3.06
2010
2.47
3.13
3.13
2009
-2.09
4.76
4.76
2008
10.54
-5.23
-12.78
2007
1.79
2.53
6.32
2006
1.54
1.88
1.84
2005
0.32
-1.44
-1.39
2004
-2.71
1.89
1.88
十月行情攻略:
9月A股平稳收官,沪指月线收出五连阳,展望十月,多数机构观点偏向乐观,目前受经济数据转暖、政策面利好、资金面预期偏向宽松等因素影响,10月A股市场做多情绪仍然高涨,多家机构认为反弹将延续,随着行情赚钱示范效应的进一步强化,节后行情仍有较大的涨升空间,2400点或可期待,持股过节将会收获更多的股市红利,
A股“金九”过后有望迎“银十”行情,而根据十月四中全会召开与国庆黄金周的刺激,我们认为有三大亮点符合“银十”热点主线。
亮点之一;10月份召开的一系列重磅会议将再次给予A股市场强劲动力,其中,最为关注的是第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建议关注国企改革中的低估值板块和标的,特别是关注国企改革中相对滞后地区的地方国企,以及央企中改革尚未涉及和涉及较少的个股,它们集中分布于周期性行业、公用事业和航空等板块,随着改革的深化,这些标的有望从中受益,获取改革红利。
亮点之二;沪港通的全面启动,每日将有超百亿资金在两地流动,将催生全新投资盛宴,沪港通已成为券商普遍看好的投资主线,10月行情将围绕“沪港通”展开,A+H股折价的品种、有A股特色的稀缺性标的及高分红的蓝筹股具有一定吸引力,如军工、中药、稀土、银行、公共事业等板块,从沪港通受益路线来看,券商机构人士建议从套利同股“异价”的角度,建议配置金融板块以及龙头个股;从配置内地特有投资品种角度,建议配置国防军工、食品饮料和生物医药等板块。
亮点之三;三季报乃至年报大幅预增的品种,比如二季度QFII大幅增持的化工、水泥、汽车等板块。
无论是政策预期的反复,或是流动性趋紧的担忧,对于市场的影响都是短暂和有限的,因此A股反弹的基石依然牢靠,随着四中全会的临近,改革红利预期仍将是市场关注焦点,经济改革政策的出台有望为市场带来更多结构性机会,短期来看,A股下跌风险不大,股市上涨有望延续至11月前后。
我们认为,虽然目前在股指连续摸高之后,主力对后市的多空走向存在明显分歧,需要整理,继续震荡可能性较大,但是我们也看到,政策性利好持续出台,特别是在四中全会临近之时,市场有望聚焦改革落实,机会犹存,因此在策略上,我们认为对以下三类个股,后市仍有运作空间,一是涉及到改革享受政策红利的行业板块,如国企改革、石油改革、粤港澳自贸区等概念等;二是在转型期间处于“产业风口”上的个股,目前情况下移动医疗、军工仿真、电子发票、量子通讯等或有一定空间。三是中小市值的低价并购重组预期股近来变现抢眼,预计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产业资本运作的并购重组预期股仍有反复走强的可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