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股之乱,不在颛臾,而在萧墙

(2014-06-20 08:34:49)
标签:

股票

    5只新股的网下申购缴款,居然震动了超20万亿市值的A股市场。  

    6月19日午后开盘,沪指低开后持续跳水击穿多条均线,出现让老股民最为惊恐的“断头闸”形态,收盘跌幅达1.55%。创业板午后极速跳水一度跌幅近4%。  

     这已经是本周A股市场的三连阴,三只乌鸦挂枝头,技术派开始看空,仅仅三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累计下跌62点,跌幅达2.98%,创业板综指的累计跌幅5.37%。  

      消息面上并没有重大利空,从昨日的盘后分析看,大都将原因归于新股申购缴款。此外在就是期指交割魔咒,根据发行公告统计,这几天需要缴款的龙大肉食、飞天诚信、雪浪环境、联明股份和依顿电子五只个股合计冻结网下资金规模超过1500亿元,“A股这周的单边下跌主要跟新股申购有关,很多机构都需要卖股票腾现金缴款。”其最近的仓位即由80%降至了70%以下。

    卖股筹头寸;记者接触的一位保险投资经理,参与了6只新股的询价,有5只入围。北京一位混合型基金经理首批参与了3只新股询价,中了2只,询价机构入围率大幅提高,源于入围机构家数的攀升。

    “我们有一只基金的股票仓位比较高,现金头寸不够,卖了一些股票来缴款。”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投资人士透露,6月17日,该公司旗下某只规模不大的基金中了两只新股,基金经理当天就忙着卖股票。一位混合型基金经理同样面临卖股筹集头寸的问题。“这两天需要缴款的有5只新股,但我管的基金就中了4只。”他直言,新股入围率大幅超出他的预期,现在出现资金缺口,只能甩卖股票。  

      华南一位基金经理亦向记者坦言,自6月17日至19日期间,机构的减持行为目的都是为新股资金腾挪仓位,过去三个交易日,来自公募、券商自营、私募以及财务公司等以股票市场投资为主的机构,都在忙着甩卖股票腾挪现金缴纳新股申购款。  

     “本来就只有10亿规模的股票型基金,但询价时是按网下申购数量的上限去申报,仅龙大肉食就要3个多亿的资金。”前述华南基金经理透露,此前其管理的基金仓位是80%,但因为入围龙大肉食需要缴款3.23亿元的申购款项,只能将仓位降至65%。

    “机构的资金普遍不够,需要抛点股票,导致整个市场抛压比较重。”深圳一位券商自营部投资经理表示,他们抛股票腾出的资金头寸并不大,如其所在机构需要缴款3个多亿,差额是1个多亿。  
       
      记者从圈内了解到,深圳一家私募机构动用超过8个账户在网下申购雪浪环境、龙大肉食等新股。但没想到的是,这些账户全部入围,“一季度入围很难,上千个账户询价只有20家机构入围。大家循着这个思路去撒网报价,没想到能入围这么多。”深圳一位私募投资总监向记者直言,他们是按照惯例封顶申报,但出乎意料的高入围率,导致出现比较大的资金缺口。 
  
       机构自称少量卖股筹集资金的行为,汇集到二级市场则表现为A股集中“失血”,资金外流,监测数据显示,6月17日上午开盘两个小时后,有201只个股资金净流出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其中,浪潮信息、光线传媒、万科A排在资金净流出的前三位,金额分别为1.26亿元、1.1亿元、0.61亿元。  
       
        6月18日,两市资金净流出达到69亿元,化工化纤、计算机和医药三大板块资金净流出资金均超过5亿元,这种因新股入围而被迫抛售股票的现象,在券商自营、私募基金中同样存在。  

        祸起超额申购;各类机构着急腾挪资金准备缴纳新股申购款,源于他们在询价时采用了超额申购策略。  

       “IPO政策调整后,新股发行价基本确定,决定询价机构能否入围的关键是申购数量。”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负责打新的人士透露,为了在询价时能够入围,机构的报价策略是撒网式参与10只新股报价,尽量按网下申购上限去报。 

       公开资料显示,如果以网下申购数量上限参与打新,每只新股需要缴纳的金额并不小。例如,龙大肉食的发行价为9.79元/股,网下发行上限是3300万股,需要冻结的资金是3.2307亿元。飞天诚信需要锁定的金额更大,其发行价格为33.13元/股,网下顶格申购数量是1430万股,全额申购需要4.737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翻阅首批7只新股的发行公告,发现有很多机构账户都是顶着网下申购上限参与询价。其中,既有保险资金、公募基金、企业年金、券商自营等资金实力雄厚的机构,也不乏很多个人投资者。 

      但记者采访发现,很多机构在询价时全额申购网下新股,并非账上有足够的资金可以用于缴款,“当时想的是新股入围率不会很高,报5只估计也就会中1只。只要报价不入围,就不需要缴款,所以也就没有严格去计算持仓的现金头寸”,深圳一位基金经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基金法》对证券投资基金有“双十线”的限制,即持有单只股票的市值比例不能超过基金总资产的10%。为此,一季度,很多基金公司要求基金经理参与网下打新时,申报单一新股的市值不能超过基金资产的10%。 

      例如,规模为10亿元的基金,申报一只新股的市值额度不能超过1亿元。但在这一次新股询价时,基金公司普遍取消了这一要求,基金经理申购的上限大幅放开,“10个亿的基金,全额打龙大肉食要3个多亿,如果全部配下来,肯定会超过10%的红线。但考虑到不可能全部配给一家机构,所以风控也会让你的报价过关。”一位基金经理向记者介绍。  

      前述大型基金公司专门负责打新的投资人士向记者确认,他们这次在限制基金经理的申报上限时,考虑了中签率的因素,打个比方,假设10亿规模的基金经理全额申购龙大肉食,金额是3.2307亿元,但按10%的中签率算,分到的金额也就3200万元,肯定不会超出10%的红线。  

      这种超额申报的情况在券商自营、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私募等没有“双十线”限制的机构中,表现更为突出,“券商投资股票的自营账户规模并不大,单个账户也就几个亿,但申购时都是往上限去打。”一家大型券商自营部投资经理直言,当发行价确定,询价机构报价相同,申购量小的机构报价就会被剔除。为了能入围,必须顶着申购上限去报价。  

      机构萌生退意;询价机构敢于采用超额申购策略,其大前提是新股入围率不高,估计报10只新股,入围也就一到两只。但出乎他们意外的是,这次的新股入围率超过50%。  

     “本来以为一只新股的入围机构也就20-50家。但发行公告出来一看,雪浪环境的入围机构有171家,联明股份更是有451只产品入围。这真是无法理解!”华南一位基金经理直言,6月17日当他在一长串的入围名单中看到自己管理的基金时,简直是目瞪口呆。  

      这让机构有了被“算计”的感觉,首批4只新股发布的发行公告显示,联明股份、飞天诚信、龙大肉食、雪浪环境的入围产品数量分别为451只、249只、243只、171只,超过100只产品入围网下申购,意味着机构在网下打新这块蛋糕上分到的份额会非常少,甚至可以用“饼屑”形容。  

     一位基金经理以雪浪环境举例,网下发行的股数只有1200万股,但有173只产品入围,有效申购数量总计达到16.34亿股,对应的有效申购倍数为136.17倍。这代表着其中签率只有0.73%,即机构申购1200万股,平均能获配的股数是8.76万股。  

     基于此,他算了一笔账:假设获配雪浪环境8.76万股,市值是129万元,上市股价涨一倍,得到的收益是129万元。这对于10亿以上规模的基金带来的净值影响非常小,但机构为此要缴纳1.7676亿元的资金,“新股申购缴款冻结资金周期是三天,但实际占用的时间是5天。”6月18日缴款,17日就得卖股票准备现金头寸。6月20日解冻,但真正能用来买股票得等到6月23日。  

      据记者了解,发行公告刊登后,很多机构为此算了一笔账后,而有些机构开始对网下打新感到灰心,“全额缴款占用资金比较大,对股票投资很不方便,但赚不了什么钱。”上海一位基金经理直言。他估计参与打新以后会是资金规模较大的机构,20亿以下的基金会退出打新这一市场。  

     也有机构向记者抱怨,目前网下打新能分到的股数很小,不应该要求所有询价机构都全额缴款。以当前超过百家机构入围的情况算,缴纳10%的款项已经足够支付最终能获得的配售股数。

                                                                   
                                                       部份内容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