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透过现象看本质
(2011-11-18 08:31:45)
树欲静而风不止,更何况阴风习习,而使的一个大病初愈的A股市场也显得弱不禁风,一句话,一条随意的消息,让A股市场一天损失逾6000亿!相当于一个西部省份一年的GDP!杀伤力比核武器还强,自国际板消息及IMF的报告出炉后,沪深股市接连两天走弱,虽有多位专家出面澄清“最近不会启动国际板”,却未能等来官方的澄清消息,已有股民踊跃呼吁对“官员不当言行”进行问责。事后冷静来分析一下事因来由,也许让我们思考出更多深层次的问题。
一是国际版因素:上交所某领导在接受美国布隆博格电视台采访时表示,A股国际板目前已经“基本准备就绪”,并“随时可能推出”。他告诉相关媒体,尽管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但上交所已订立了上市交易的相关规则,而技术和监管方面的工作也基本完成。
今年以来,国际板的推出一直是市场热议的话题。市场此前预计,国际板最迟将于今年10月推出,但伴随着三季度A股市场的持续低迷,国际板迟迟未能露面。由于A股近阶段的反弹又一定程度盘活了市场的人气,不能排除管理层想借此再度试探市场的反应。而前两次类似的试探则在大盘2850点时作出的,当时市场均已杀跌作出回应因为这么一个重大的事情,由国务院定调的事情,而一个人的“口无遮拦”造成市场的大幅波动,有评论说,徐明又发言了,又是国际版,好像他老人家是证监会主席一样,中国有句俗话:不在其职,不谋其政。如果徐明先生还没被任命为证监会的当家人,就请你闭嘴!
二是一份IMF报告直接击溃A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北京时间11月15日发布了该组织对中国金融部门的首次正式评估报告——“金融部门评估计划”(FSAP)报告。报告结果显示,中国的金融体系总体强健,但却面临着不断累积的风险。
这份报告指出,尽管中国的金融部门已经在更加市场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同时也加强了监管,但仍然面临一些主要的短期风险——信贷快速扩张导致的贷款质量恶化、影子银行和表外敞口导致金融脱媒现象日益增加、房地产价格下滑以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因此,IMF呼吁中国进一步改革以支持金融稳定并鼓励强劲而平衡的经济增长,就是这样一份报告,否定了中国房地产市场,也否定了中国的金融系统。
同样是IMF的报告,东方网解读为“IMF报告警示中国面临房价下跌贷款恶化等风险”并醒目地成为腾讯财经的头条;而证券时报却解读成“IMF报告称中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受此影响,A股创自2307以来最大跌幅,同样的一份报告被解读成了两个完全相反的意思,投资者是否被媒体给忽悠了呢?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的市场经常被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渠道引入了傍门左道,导致投资者被媒体消息给忽悠,有网友声称,“国际板必然推出,领导只是说具备了条件,神马时候推出,就是不告诉我,也不告诉你!说年内不上,也非官方定论,领导总是艺术家。”
不少股民呼吁要对“官员不当言行”问责,规劝官员谨慎表达观点。所以当务之急应该建立股市正常信息披露制度,对一些对市场有误导的信息处理要及时,并通过正常渠道在第一时间内给于澄清。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