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铅华亦难洗尽,尘埃尚未落定

(2011-10-23 13:27:30)
标签:

财经

中国

汇金

a股市场

沪深股市

杂谈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也是最糟糕的时代,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却一无所有,尽管A股的跌势渺渺无期,而IPO的运行却是牛气十足,资金饥渴的忧虑挥之不去,牛熊争执的尘埃尚未落定。                      
            
       中国股市的最大悲哀,莫过于投资市场无法承担和保护投资者的信托责任,管理者反成为了圈钱抽血的推手,过于为既得利益者服务及无节制扩容无疑是A股持续杀跌的源头,一方面市场持续低迷,一方面新股扩容高歌猛进,这就是当前A股的奇观,A股的IPO牛气冲天,而市场步入漫漫熊途,更何况全球经济还得面对着诸多深层次的难题,经济分析师张卫星曾把中国股市比喻成一台老虎机,不断吞噬着投资者利益,而导致A股的IPO融资额冠绝全球,而两市股指则称“熊”全球资本市场。          

       中国水电上市日盘中一度大涨38%,当日换手率超过90%,中国水电的逆势飘红让中国A股疯狂的IPO有了继续下去的充分理由,正如财经作家苏渝所评论的,中国水电的恶炒,旨在围魏救赵,对于中国水电的诡谲走势,虽出乎意外,但却在情理之中,恶炒中国水电, 明眼人一目了然,自中国股市诞生那天起,就被深深烙上了“圈钱市”的铬印,如果中国水电折戟,就会威胁到后面陕煤,中交,新华人寿等大盘新股的发行与上市,因而该股首日开盘价不仅没破发,与发行价相比,上涨了6%。中国水电首日成交金额占据了沪市总成交的10%以上,而当日大盘却严重失血重挫近60点,于是便出现水淹三军,独保一帅的奇观,还真的应诺了泰国美女总理令人汗颜的那句话,”象中国那样以牺牲底层群体发展证券市场的事情绝不会在我国(即泰国)发生!“             
       钱荒时代“千谎百计”,融资潮汹涌澎湃,随着银行贷款融资的财务成本陡然上升,资金饥渴的上市公司纷纷将融资眼光放向了资本市场,在资金面和股市双双羸弱的情况下,为成功从投资者“绵羊”身上割肉饮血,上市公司更不惜使出浑身解数参与到这场资金的博弈中来,在银根一再紧缩和监管层对资本金充足率标准的不断提高下,此前许诺近期不会再进行增发融资的银行股集体出尔反尔,近期纷纷抛出大单融资计划,成为本轮融资的主力,近日,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工行、浦发银行相继公布了融资方案,交行20日发行发行次级债260亿,建行接着发行发行次级债400亿,14家行累计发行次级债2076亿,银行股的不断抽血及高成本融资使得市场担忧情绪不断,而同样患上资金饥渴症的券商股的经历则要更加悲惨。              

       汇金救市看似政策底若隐若现,但市场是否见底显然并尚未答案,原因是A股的IPO牛市依然在延续,唯一走出独立行情的是有汇金增持的银行股,10月18日市场大跌,四大银行依然红盘报收,显然,汇金虽止住了银行股的跌势,但并末改变A股的整体颓势,汇金此举与其说是救股市,还不如说是托住了IPO,但如果汇金不出手,任由金融股继续低迷,就会难免遭受国外做空势力的凶猛袭击,那必然会影响到国家资本的安全,因而目前A股的困境在于高速扩容与再融资的困绕,尤其是在当前流动性紧张的背景下,管理层更加依赖于股市的融资功能为经济输血,这使A股面临了多重压力,不堪重负,我们认为,汇金的回购并未彻底改变A股的生态环境,而中国水电的上市也并非A股繁荣的礼花。 

        股民如“苦民”,股市变“苦市”,人见人畏。人气皆散,周边股市大跌,沪深股市亦大跌;周边股市大涨,沪深股市则独跌,一跌不回头。想抄一个地板价,岂料地板下还有地下室,地下室下还有地狱,地狱还有十八层。股市下跌之惨烈可见一斑。央行调查显示,第三季度有股票投资意愿的人不到一成,为三年来最低。是什么让让人们对股市退避三舍?盖因为股市里没有“投资”,只有圈钱。为了圈钱,不择手段。                
        周边市场又在大涨,而且A股一休市它就涨,人们也已习惯为常,周一又免不了高开低走,或大涨一日反跌三天,短期A股市场在2300点会有一番争夺,可能维持一个相对短时的震荡拉锯,但由于全球的债务危机仍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加之A股市场近期融资和解禁的压力,市场立即大举反弹的基础尚不具备,因此目前阶段仍应保持谨慎,适量参与,最后我们用最近流行网络的段子来概论一下吧,“ 反弹总是昙花一现,市场还在反复下探,小盘股三季报哑火,四季度或成大熊”。坚定四项基本原则,“大盘走势,基本不看;套牢股票,基本不割;各种股评,基本不听;官方言论,基本不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