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1987年的10月19日,是金融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这一天,美国华尔街股市日暴跌近25%,人们惊呼“一夜间,市场一切都失去了控制”,疯狂性崩盘,导致众多百万富翁顷刻一贫如洗,跳楼自杀的消息不绝于耳,这次股灾后,美国金融界开展了广泛的反思和辩论,最终得出结论,自动交易,被动交易或程序化交易的滥用被认为是引发股灾的祸手之一。
无独有偶,上周的美国股市再度暴跌,引发全球股灾,“莫名其妙”的暴跌让交易员很无奈,虽然交易中“他们没人愿意这么干,但事情还是发生了”,分析人士认为,美股暴跌虽事出有因,但计算机自动交易应是罪魁祸首,高频的交易机器才是市场遭到劫杀的主因,大量抛售都与自动程序相关,Empire
Executions总裁Peter
Costa称,“市场暴跌背后或许有机构投资者的身影,但大部分都是计算机自动抛售,就我所知,这其中没有人为因素”,仅仅是几个计算机指令,0与1的简单组合,就在一夜蒸发掉了成百上千亿的美元,道指下跌3.68%,纳斯达克跌幅5.22%,泛欧绩优股300指数收挫4.8%,金融市场上的“人机大战中”,人类再度处于弱势。暴跌的元凶——程序自动抛售已是当今市场中的冷面杀手。
所谓程序化交易,是指将设计人员的交易策略和逻辑用参数化的形式输入电脑,当市场走势触发各项参数时,电脑会自动发出买卖指令。(实践表明,这一技术,一般用在抛空方面),程式化交易,在历史上经常成为暴跌的罪魁祸首,“一旦下跌破位,电脑立即执行,抛单将犹如开闸的洪水势不可挡”,计算机程式交易软件的泛滥,容易引发恶性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价格趋势越来越深,形成暴跌。在趋势不明的市场中容易被人利用,抛出大单打压价格,诱发程序执行自动止损。
在A股市场目前也已有大量“机器熊”藏匿其中,很多国内基金,券商也逐渐开始了程式化交易,如博时基金发行的“超大ETF”,就完全是给机构套利用的,完全量化选股和交易的,目前大量发行量化投资基金,也是程序化投资产品的一种,6月份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盘口出现诡异买单,频频出现740手,250手这样的买盘,极有可能就是程序化的机器单,随着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衍生产品推出,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策略将会越来越复杂,程序化交易也将有快速的发展,只要有这些程式化交易工具的存在,A股出现美股式的非理性杀跌,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有人说,程序化交易是散户投资者的“恶魔”,也是机构交易者的“圣杯”,世界投资大师中,西蒙斯是程序量化投资的代表人物,他擅长捕捉市场大量异常瞬间机会来赚钱,业绩在某个时间段,甚至超过了巴菲特,相反,巴菲特和索罗斯是基本面判断法的代表人物,从获利角度上看,方法论不是唯一的,只是这方法,未必每一个人都适合,无论程序化交易如何夸大趋势,最终决定的市场的还是基本面和市场供求关系,待程度交易状态消失,市场自然会回归正常状态,不管是1987年的美国股灾,还是去年交易员造成的“5·6”大跌,最终美国股市都走出恐慌阴影,回归常态。在A股也是如此,遇到恐慌下跌,散户要冷静,更要针对自身弱势,加强理性投资理念的培养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投资交易中的信心和主动性,同时落实必要的止损措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