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滞胀,通缩,都是与货币相关的经济难题,也激发着人类在不断的寻求企图掌握驾驭的途径,如果描述将人类带出洪慌的诺亚方舟,则比描述一个试图应对这些经济难题却容易得多,前者是和平的使者,代表希望,后者则是试图将人类拖出现实的泥潭中,是时时刻刻都要付之于现实的行动。
通胀对股市的影响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也有人称之为消费品指数>,通常是作为观察通胀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的标准世界各国认可程度不同,一般认为,CPI大于3%时就进入通胀,大于5%时,则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很显然目前我国CPI已达到3.5%,正式步入了通胀周期,通胀是股市的助推器,但是证券市场处在通胀初期时(即使市场对通胀的预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减弱)则是欣欣向荣。
近来由于大盘出现连续几天的调整,部分投资者开始怀疑行情的持续性,在周末的博客中,质疑声不绝于耳,从表象上看,随着资产估值的攀升及解禁大潮来临,这种担心有其道理,但从本质看,人民币升值正作用于中国资本市场,这才是后续市场运行的内在因素,在权衡这二种关系上,市场逐渐走高的估值会使大盘上涨速度与斜率发生一些改变,但在温和通胀背景引导下的A股市场,只要人民币继续保持着升值,那么目前投资机会所带来的利润依然远大于风险。
一般的投资人都知道,通胀所指引的方向就是物价持续上涨,在一轮价格上涨过程中,往往价格最先上涨的是上游行业,然后再传至中下游行业,最后才传递至终端的消费品业(CPI),也就是说,从PPI传导至CPI的路径是从重工业到轻工业,再沿着轻工业尤其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上涨这一条路线传递过来的,所以我们的投资思路也应该是从上游至下游的路线去跟踪,
目前多数研究者对国内通胀的定位是温和与结构性的混合型通胀,这个结论是在对通胀的原因包括成本推动,供需关系,货币投资等因素的考察下得出的,温和性通胀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是个非常好的信号,企业对未来产品价格走势更有预见性和信心,因此也敢于去积累存货,在通胀的初期,市场的价格上升,则企业利润增加更显著。
在通胀加剧的背景下,宏观调控政策会开始收缩,这对上游行业企业盈利能力会产生影响,但对于下游的消费性行业影响不大,而且国家将通过刺激消费这一引擎来减少投资对经济的权重作用,从而使消费升级概念有望从中受益,特别是食品饮料行业,商业百货行业,航空等服务性行业,这类企业在未来的日子里盈利受到保障,利润增长预期强烈,在通胀初期投资证券能回避资产的无形贬值,而在通胀顶峰时期,黄金才是唯一选择,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只要温和通胀的出现,股市就必然迎来一轮上涨。
在通胀环境中,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策略被认为是稳操胜券的经营之道,在通胀情况下,综合类的上市公司能获得更高收益,这就是机构投资者敢于在下半年做多的主要因素,诚然,这里还有有个度的问题,只要不偏离正轨,不做飞蛾扑火式的炒作,那么理性的投资迎来的将是凤凰涅槃。
通胀中的市场及行业分类
上游行业以地产和矿产等稀缺资源为主,稀缺资源方面,包括矿产能源,山林及江湖河流使用权等,实际上近期资源类股炒作已十分充分,比如最近火爆的稀土等。
中游行业以运输,商贸,投资,港口物流及中介服务为主,从这个角度说,中国所有的机场和港口都值得长期看好,虽然防御性的味道浓了点,只是缺乏短期内连续暴涨的动力。
下游消费行业,消费,衣,食,住,行,收藏品,奢侈品,在温和通胀时期,由于产品价格上涨和个别行业的供需变化,会造成消费类相关的企业营业收入急剧的上升。
从历史的M1增速和CPI的数值对比知道CPI数值的增长一般比M1增速提升滞后半年,由此可以推断,较高的M1投放必然会导致CPI数值进一步提升,2007年,2008年,2009年中国居民消费物价涨幅分别是4%,4.5%,4.8%,2010年会再次达到吗?我想年内可能难以达到。
我们认为,在后续行情中,通胀受益板块将成为重要投资主题,当然通胀虽然是股市的朋友但也是现代经济的大敌,正是因为它的出现,世界便会在不知不觉中耗尽财富,走向恶性通胀将会导致经济的全面衰退,历史发展风云变幻,但是没有改变货币运行的内在规律,直到现在,抑制通胀和通缩,滞胀等经济难题,依然是各国政府和央行奋斗的目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