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开市后的看法千人千面,但本博还是觉得李大霄的观点比较实在,他认为"股指期货的开通对市场来说,应该还是有一个刺激的措施,我们现在一般有做多的习惯,股指期货本身初期可能会偏向于"多方"多一些,消息的公布对市场来说,还是一个中性的,周一市场可能会受到节前提高保证金率的利空消息,可能还得要做一个消化的过程,这一段时间欧美市场是偏暖的,港股市场和亚太地区是稍微偏负面一些,假日期间,还是偏负面的消息多一些,可能还是有一个消化,整理的过程,接下来的这个时间可能还是一个震荡的走势"。
市场开市必会有节日气氛的表现,但随后的震荡也不可避免,所以我们不必被唱空人士吓倒,也不可被唱多的言论忽悠,在消息多发阶段,市场震荡是必然,春秋时期的管子提出"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的理论很有借鉴,是对"适时,顺势"的高度概括,"不慕古"反对的是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留今"是提示人们不要被眼前所惑,陶醉于自我想象中,"与时变"倡导的是因时而变,顺应趋势,"与俗化"即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发展,所谓"俗"是指自然形成的事实,而非约定俗成,这其实就是一种思维的创新,在事物的发展中,实际情况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不能墨守成规或陷入经验主义,市场情况复杂多变且无绪,还要谨防"变脸",首先要防主力资金的大迁移!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著名的九字真经,朱升向朱元璋建言他"邨积粮草,修缮城郭,以备大战,不要先称王,尽可能多做一些实事,缓图大业!"正因为"高筑墙,广积粮"后,这个"家无立锥地,身如蓬随风"的人,通过发展生产,扩充军备,徐图缓进,最终建立大明王朝,该典故说的就是指人们首先要在保证能生存的前提下,然后才能发展壮大自己,虎年的市场,注定将是一个复杂,多变,诡谲的市场,在政策调控的影响下,指数会走出一个上有天花板,下有木地板的箱体震荡格局,在实体经济复苏的驱动下,行业板块将会以从新论质排位的形式来演绎,这是刺激政策退出与市场自身价值发掘的磨合过程中的必然格局,也是众多投资者最难把握的时段,此时要善于保存自己的实力才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流传着"二平,三调,四上,五看"的说法,我们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切不可主观臆断,但有一点是极为重要的,那就是"万变量为先",没有量能的市场是不看好的,很直观,市场后续放量则可守,若无量果断撤!
"战胜市场,战胜自我"是很难的,是一种蛮干精神,科学的提法是"适应市场,完善自我",古代兵法中提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讲的就是要根据天时地利等条件,灵活用兵,同样我们在市场的博弈中,也要市场的变化来采取灵活多变的对策,才能取胜,最后我们对市场大的趋势可以作个断定,目前"我国股市主要是良性和区域性的结构调整,中小高价股风险的释放有利于未来市场的稳定发展.经济重心向内需,市场重心向蓝筹股方向转变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