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tycqycqy5听戤壁书
tycqycqy5听戤壁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754
  • 关注人气:1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弹词流派唱腔大典小阳调(CD音频专辑)01/07杨仁麟

(2018-03-20 14:29:06)
杨筱亭(1885?—1946)弹词演员。江苏苏州人。师从沈友庭,习《白蛇传》、《双珠球》。出道后,在友人帮助下,着意加工脚本,故所说之《白蛇传》后部颇多笑料,且唱词文情并重,平仄调和,“断桥”、“合钵”、“哭塔”等回目,更情感真切动人。《双珠球》经其多年加工,书路清顺,关子迭起。起曹秀英一角,更显巾帼英雄气概。大嗓略沙,小嗓清脆明亮。其唱腔将“俞调”之高腔和“马调”之基本旋律、节奏结合,形成委婉爽利的特有风格。因唱腔中垫入“喂喂”声,称“喂喂调”。又因“阳面”(大嗓)用得少,“阴面”用得多,人称“小阳调”。传人有子仁麟及徒俞韵霖等。

杨仁麟(1906—1983)弹词演员。原姓沈,从养父杨筱亭姓。江苏苏州人。8岁起,从养父学弹词《白蛇传》、《双珠球》,12岁登台,与养父拼档,16岁起放单档。对养父所延伸改编的《后白蛇》,作了进一步丰富加工,使“许仙到镇江”至“白娘娘出塔”前后书情及喜剧型、正剧型风格贯穿。30岁成为《白蛇传》名家,有“把下半截《白蛇》接活”之誉,人称“蛇王”。1949年后,先后与张维桢、朱雪玲拼档,1954年与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合作整理《白蛇传》,慨然奉献脚本及书艺。1960年加入上海人民评弹团,曾参加中篇《大生堂》等演出,并在苏州评弹学校及上海人民评弹团学馆执教。说表幽默飘逸,生动清脱。脚色兼收京昆之长。尤擅手面,动作优美,开打边式干净,表现力强,自有不同于评话开打的独特风格。天赋嗓音清脆浏亮,对杨筱亭创始的“小阳调”,在继承的同时作了较大发展并融入京剧“程派”唱腔,使韵味更足。又以大小嗓转化唱法演唱陈(遇乾)调,取得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代表性唱段有《白蛇传》的《上金山》、《断桥》、《合钵》、《哭塔》等。有徒徐绿霞、陈毓麟等。
对《白蛇传》曾在演出中进行加工,尤其对后段《白蛇传》,作了很多丰富提高.《后白蛇》中书回,如《上金山》、《断桥》、《合钵》、《哭塔》等,都重抒情,唱篇较多,这促使他对唱腔有所创造发展。在当时普遍弹唱的“书调”基础上,根据说唱内容及个人嗓音特点,形成自己的流派唱腔。称“小杨调”。一说,其唱腔不全用真嗓,且其假嗓高腔比较突出。内行称真嗓为“阳面”,假噪为“阴面”。因其阳面中夹用阴面,故称“小阳调”。
小阳调的特点是起句多用本嗓,抒情处转用小嗓,落调时常用高音小腔。曲调清丽,韵味隽水、与俞调相比较,俞调偏于委婉软和,小阳调偏于劲健刚烈,并多短腔、此戏是因为它形成于刻画白娘性格,需要集中有刚的缘故。
杨筱亭传养子杨仁麟,杨仁麟(1906-1983)以单档说《白蛇传》及《双珠球》闻名、天赋嗓音清亮。对小阳调作了较多发展、现在传唱的小阳调的代表性节目大多是杨仁麟的作品。著名的有《白蛇传 梦以哭塔》、《白蛇传 合钵》开篇《请宴》等。
小阳调与说表衔接自然,适合弹词单档演唱、故弹词单档演员唱小阳调的较多.有一些弹词单档的流派唱腔加严调、姚调等,在形成中都曾受小阳调的影响。

弹词流派唱腔大典小阳调(CD音频专辑)01/07杨仁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