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神情清张鉴庭
吴宗锡 2010年05月11日 来源:
文汇报
评弹演员中的“响档”,指的并不是其嗓音的高亢响亮。响,指的是声誉的播扬,所谓“名气响”,犹如称人的名声“如雷贯耳”,现在的讲法是人气旺。在评弹流行地区,响档总能引来众多的听客,场场满座。在响档中,名气更大,影响更广,人气更旺的,是为“大响档”。上世纪40年代以后,张鉴庭就曾是位大响档。
在多档演出的书场里,最后一档演出的称“送客”,(如京剧演出的“大轴”)。张鉴庭是“送客”的最佳人选。评弹长篇演出,听客排日来听。遇有冗务杂事,就不等演出结束,提前离去。而张鉴庭的演出,总能吸引住听众听到终场。
或认为,这是由于张鉴庭所演的长篇书目《十美图》,内容讲述严嵩、赵文华等奸党陷害忠臣后代曾荣、曾贵,使他们常处于弱势和危机之中,矛盾剧烈,悬念迭起,对听众有吸引力。但,张鉴庭未成名时,就曾携此书目多次进入上海,却未能立足。直到他得到名家夏荷生的指点、启示,发奋努力,艺事精进之后,再进上海,才一演而红。
评弹艺术在发展中,建立了自己的美学体系。名家响档又有其各自的风格及审美特点。以“火功”闻名的名家夏荷生,响弹响唱,表演投入,角色传神,以表演的精气神,赢得了广多的听众。张鉴庭将其审美特点归纳为“劲神情清”四字,并以此作为自己艺术的美学追求。在其后的演出实践中,又注入了演唱绍兴大班、小热昏等的从艺经验。在其艺术逐步成熟时,劲、神、情、清成了他卓然的艺术特点。
评弹是语言艺术。其内容主要藉语言来表达。运用好语言的语气、声调、气息、节奏,以表情达意,正是评弹表演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即是评弹演员所称的说功。
张鉴庭的说功,无疑是高超的。他的音色苍劲,语气语调精准,而使他的说功具有更强的表现力、感染力的,就是其“劲”的特点。劲,产生于内在的力。他以这股力,随着书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自然起伏,将语音语调,或高或低,或重或轻,有张有弛地送到听众的耳际。在他们心头引起阵阵涟漪与激荡。其低沉是凝厚的,而高扬又是激昂的,中间的顿歇更给人以力量内敛、蓄势待发之感。在他平稳的说表和道白中,常会爆发出激情澎湃的亢奋强音,也就是人们称的“一拎头”,这是张鉴庭的“劲”的一种表现,它犹如平野上突起的座座峰峦,轻波中推起的层层浪涌。正是这股强劲的力,加强了其说功的张力和震慑力,使听众受其感染,动情的同时,更感到爽畅,快意,“刹渴”(十分解渴)“扎劲”(浑身得力),增加了审美的愉悦。在其高低起伏的声调节律里,也唤起听众审美的期待与悬望,有着一种吸引人的磁力。于是,手夹烟蒂的人(过去书场是容许吸烟的)听得忘情,烫痛了手指,终场前已经起身的人重又落座,走到甬道里的,脚被钉住一般,又靠在墙边,竖起了耳朵。
如果说,“劲”更多地体现于张鉴庭的说表的话,那么,“神”就更多地体现于表演。在张鉴庭的表演里,“神”指的是一种专注、凝集、全身心投入的精神状态。从踏上书台起,他便进入这种表演的精神状态之中。往昔,有一位叫莫后光的说过,说书时,“要忘己事,忘己貌,忘座有显要,忘身在今日,忘己何姓名。”张鉴庭在表演时,就是以这种忘我的精神状态,深入于书情和人物内心的。他忘却了自己与所起角色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别,不计外在的形貌,着重表现出人物的神。他表演的飘香,青春活泼,伶俐聪明;表演的钟老太,慈爱良善,而又坚强无畏;他表演的包拯,不拘泥于净角的程式,自有其严正刚直的忠贞之气。他塑造的传神的艺术形象,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便在被不公正地错划为另类,上台不能挂牌、阵容中不许署名的岁月里,他仍然创造并演出了《杨白劳自尽》、《钟老太骂敌》等广受欢迎的书回。
评弹表演主要诉诸听觉,兼及视觉,需要受众安静地聆听,为此,有的书场悬挂或张贴了很大的“静”字,提示听众。但听书毕竟是自由的。对于演出,听众会作出各种本能的,甚至影响现场安静的反应。张鉴庭精神、贯神的表演,神满而气足,自能在听众中形成一个气场,产生一种定力。听众受其感应,无不聚精会神,屏息静听,乃至心醉神迷。
感情是艺术的灵魂。情,是张鉴庭表演艺术的又一特点。他深知,艺术只有动情,才能动人。他演出的书目里,一些主要人物都处于忠奸、善恶、是非、美丑的矛盾之中。在这些人物身上,他倾注了自己自幼浪荡江湖,由坎坷生活体验所产生的强烈爱憎。由此点燃心中感情的火苗,燃烧起熊熊的激情。但他表现的感情是深沉、凝练的。如他表演的张勇(《林冲》)、朱恒(《花厅评理》)、陈平(《迷功名》)等角色,多以淳厚、遒劲的道白、说表,表达出深切强烈的感情。
清,在张鉴庭是说表清脱,表演清淳,书情书理,清楚明白。进入老年之后,张鉴庭不讳老,不藏老。他缓步登台,举止稳健,说表不紧不慢,动作不温不火,显示了老年艺人的老成、老练、老到。在他身上,自透出一股炉火纯青的清越之气,使受众很觉亲切,也更喜爱他的演唱。
谈张鉴庭,不能不谈到他创始的流派唱腔——张调。衍生于蒋(月泉)调的张调,旋律优美,韵味醇厚,更主要是他同样以其“劲神情清”的艺术特点熔铸演唱风格,唱来遒劲、传神、清越,更是用情创腔,以情行腔。原来的评弹唱腔,平和舒缓,婉约抒情。演唱时,听众习惯安坐静听,绝少有鼓掌的。张调行腔,刚柔并济,委婉中见雄浑、峻拔,对比强烈,激情充沛,突发高腔,声如裂帛,石破天惊。在抒情性外,加强了戏剧性。因此,演唱中间,听众往往情不自禁,鼓掌叫好。弹唱成为他塑造艺术形象,表现戏剧矛盾的重要手段,并丰富了他表演的艺术性,使他更为听众欢迎和热爱。
有称张鉴庭的评弹近“麒(麟童)派”的,或以为指的是他的音色音调。其实,张鉴庭的嗓音虽然苍劲,但却高亢嘹亮,能唱京剧老旦。人们所以觉得他近“麒派”,是因为他的表演从内容、人物出发,深入戏情,表现人物的内心,且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与周信芳(麒麟童)的艺术精神颇有相通之处。评弹进入上海之后,受到海派文化艺术的濡染、熏陶,融合了海派文化广采博纳、革新创造、亲和入世的精神素质。在诸多评弹名家中,张鉴庭是较具海派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