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2011-02-05 21:13:14)
标签:
杂谈 |
教学设计
《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姓名:乔娟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外研社高中英语必修4 模块3的阅读部分,内容为身势语和非言语交际。
文章虽有些生僻的词汇,但不影响学生理解,内容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养成;选课为本模块的阅读部分,有助于学生阅读阅读技能的培养。
3. 地位和作用
这部分内容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入手,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和运用不同国家的身势语,认识到非言语交际在日常交际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们在此之前,已经学过此模块的Introduction部分,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和交际知识,所以对文章所要讲述的内容并不陌生。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也在无意识地使用一些身势语和一些非语言交际的技能,所以学生们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充满了兴趣。但是由于有些身势语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恐怕在身势语的理解和表达上会出现偏差。
在学习方式上,学生通过高一半学期的学习完全适应4人小组合作性学习模式,乐于探究和创新并表现出较好的合作精神,但有时小组成员的思维未免过于发散,联想过于丰富。本节课我力求进一步发挥学生优势,扬长避短,主要采取任务型教学法和交际法。
(三)教学环境分析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运用“身势语和非言语交际”。
2.运用不同的方法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
预设学生的需求和表现后精心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逐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解决真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成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促进去语言能力的提高。
2.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有效帮助学生完成素养生成的教学任务。
在掌握一定语言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教材特点和语言环境,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达到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个因素的有机整合。(已知知识→学生具体知识→能力)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确立科学的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们意识到身势语和非言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们形成使用恰当的身势语使自己成为有礼貌的人的礼仪交际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 重点
1. 通过略读--寻读—归纳等阅读方法的训练,掌握略读和寻读的阅读技巧。
2. 理解一些身势语表达的含义和使用的场合并能恰当地使用这些身势语。
(二)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恰当的身势语来完成“做一名有礼貌的人”的教学任务,达到素养生成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
(一) 教学流程图
|
展示身势语图片 |
|
超级链接QQ表情视频 学生概括表情意义 |
|
激趣定向 呈现知识内容结构和学习目标 |
|
创设情境,学生总结 |
|
自学探究 |
|
互动交流 |
|
活动一:演练所学身势语 |
|
活动二:学生小品演示启发后,以小组讨论并演示“如何运用恰当的身势语成为有礼貌的人”。 |
|
|
|
素养生成 |
|
归纳提升(学生画知识树) |
|
|
|
活动:解读篇章结构(略读),教师点拨,呈现方法结构 |
(二)教学环节设计
1. 导入---创设情境,激趣定向
(1)活动:猜谜。
教师播放超级链接的一段QQ表情视频,展示一些身势语图片和一张动作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些表情,身势语和动作所表达的含义。
(2)设计意图
① 利用学生熟悉的QQ表情和身势语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② 做好课文学习内容与目标的预设,明确学习目标。
③ 通过猜谜活动,利用多媒体寓教于乐。
(3)多媒体使用效果
利用多媒体将QQ表情和身势语跃然于屏幕上,生动形象,方便快捷,极具感染力,能够让学生迅速了解本节课的内容,明确本堂课的知识结构即学习方向。
2. 自学探究
(1)活动:略读---分析篇章结构。
先指导学生略读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快速略读文章,给文章分段并总结出段落大意,
(2)设计意图
通过快速略读文章这个环节,既让学生了解了这部分知识内容又掌握了“略读”这种方法。这样,知识结构初步构建,方法结构初步形成。
(3)多媒体使用效果
利用多媒体呈现结构图分析篇章结构,文章结构效果清晰直观。
3. 互动交流
(1)活动:寻读---理解语篇细节。
先指导学生寻读的方法,然后让学生4人小组讨论交流,利用寻读的阅读技巧,完成PPT上呈现出的语篇细节练习。
(2)设计意图
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寻读的方法。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的同时,运用和体会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快捷性,这是知识结构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方法结构的进一步形成。
在此部分结束时,有一个小的能力提升,主要是对全文的一个回顾总结。采取完成听力练习的形式,通过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根据扣去词的‘课文缩略文’进行填空练习。
设计4人小组活动的形式,生生互动,参与协作,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感受成功。
(3)多媒体使用效果
利用多媒体呈现事先设计好的表格填空练习,使学生对寻读练习的内容了然于胸,清晰明确。利用多媒体将缩略的课文听力内容呈现出来,省时高效。
(1)活动一:演练所学身势语。
设计意图
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身势语演示所学知识,让学生切身体会各国的身势语,感受身势语在不同国家的非语言交际中表意的重要性。
(2)活动二:“如何运用恰当的身势语成为有礼貌的人”。
两组学生对照演示 “用身势语表现礼貌交际”的小品。让学生对比两组小品,发现不同之处和呈现的问题。待学生发现问题后,让学生以4人小组形式讨论“如何运用恰当的身势语成为有礼貌的人”,并用身势语演示说明。
① 难点:如何运用恰当的身势语来完成“做一名有礼貌的人”的教学任务,达到素养生成的目的。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启发演示,学生讨论,和表演,使学生懂得如何正确运用身势语从而成为一个有礼貌的人。这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学生们通过自己设想的场景,切身体会身势语和非言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注意到使自己成为有礼貌的人,身势语和非语言交际技能是不可或缺的。以此完成素养生成这一环节,让学生们形成使用恰当的身势语使自己成为有礼貌的人的礼仪交际意识。
5.归纳提升
(1)活动:画知识树
(2)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画知识树,使学生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也就在繁杂的知识中找出了重点,通过这个环节就完成了‘归纳提升’。
(3)多媒体使用效果
课程结束,再次借助多媒体呈现QQ表情‘再见’图片展示了非语言交际的魅力,极具感染力。
附:
知识树:
|
知识内容结构 |
|
方法结构 |
|
文化 国家 正式/非正式 |
|
略读 寻读 |
|
素养生成 (利用身势语成为有礼貌的人) |
|
能力提升 (听力缩写) |
|
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