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三边外访圣山—仙人指路之八

(2010-10-29 08:14:42)
标签:

无可

山西

右玉

十三边

长城

圣山

神水

云石堡

仙人指路

旅游

分类: 仙人指路篇

十三边外访圣山

—仙人指路之八

http://s5/bmiddle/641dcb84t93ac9e06fb14&690

山西右玉县与内蒙古交界的长城边,有一座圣山,“圣山拔地而起,奇峰突兀陡立,像一圆形石柱支撑苍穹,顶上一石坑水清见底,饮甘醇,不枯不溢,谓之神水。” 传说筑边墙时,人们将圣山围在边内,第二天便移到了边外,于是再次修筑边墙将其围在长城内,但转天圣山又到了边外,如此十三次终不得,便有了长城之内的右玉十三边村。

 

http://s12/bmiddle/641dcb84t93aca9739b7b&690

根据“右玉县城西北右卫镇十三边村”的资料方位,我几次到右卫杀虎口打听十三边村和圣山,均没有结果,而杀虎口外也根本没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峰。难道这神秘的圣山还在和人们捉迷藏吗?

 

20098月,我们又一次来到右玉,县里很多人都只知有圣山而从未去过,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知道方位的老赵也未去过,说来说去也交待不清,老赵干脆上车一起走。

 

原来十三边村根本不在县城西北的右卫镇,而是在县城正西的丁家窑乡,整整差了九十度。路很不好走,还真亏得老赵七拐八叉把我们领到长城口的云石堡。

堡子基本完整,南面还保存着大段砖石包面的城墙,堡内已成耕地,几户人家都搬到堡外居住。大中午了,小村子连副食店都没有更别说饭店,还是老赵带我们在农家远亲讨饭吃。远亲虽远却特别热情,坐在土炕上,我连吃了三个鸡蛋三碗饸饹面,直吃得站了起来,实在吃不下去了,可还想吃。村里放养的土鸡蛋,当年不过季的新三合面,当地野花烹制的调和,那个香呀,比大城市里上千元的宴席好多了。

http://s2/bmiddle/641dcb84t93acb6f90661&690



http://s7/small/641dcb84t93accb14ee46&690问起圣山,这位憨厚的远亲说十一岁时去过,至于路线没说几句就要上车带路。我们见他还没吃饭,又是大忙时节,便一再婉言谢绝,说只要告诉我们路线就行了。他却不由分说,硬要上车,真是拦也拦不住。原来圣山在长城两边人的心目中是极为崇高的,快六十的人了,他以为这辈子是不会有机会了。现在机会来了,他说什么也要上圣山去。

我们一直向西到了快被风沙淹没的长城,还随他找到了已经被土埋了一多半的城门洞,接着继续向西转东北上山,在山顶上我们远远看到群山之中的一个山尖上耸立着一个直直的石峰,他说那就是圣山。原来不是拔地而起,而是拔峰而起呀!连翻二座山峰后,顺着一条小河沟往里走,直到车不能走了,这位远亲跳下车就往山上窜。http://s9/bmiddle/641dcb84t93acea6f0b28&690


我们缓缓顺着山坡向上走,午饭吃得太饱,弯腰很不舒服,越发走不快,登上山梁,啊,长城,从东面山凹里翻上来沿着山梁向南而去。许多地段已经坍塌,但那高高的墩台还耸立着,依然能从山野上分辨出长城那庞大威武的身躯。我们都兴奋起来,肚子也不觉得憋了,找个斜坡就登了上去,不停地拍照。

http://s15/bmiddle/641dcb84t93acf0c55c1e&690

我们顺着长城一直向北,这才发现不见了那位远亲,直到听见他呼喊,他已经爬到长城旁边的山顶上去了,招呼我们继续登山。

 

大石山上完全没有路,只能各自选择能迈步上去的地方走,很累,但一回头就能看到长城在脚下飞舞腾越的身姿,便停住拍几张,顺便也喘口气。但到了山顶上,只见山峦起伏连绵不断,长城远去了,圣山也毫无踪影。难道走错路了?那位远亲也挠着头。我们都走累了,觉得今生与圣山无缘了。

http://s6/small/641dcb84t752ae5c9a685&690

那位远亲让我们慢慢走,他又向前面的山峰冲去,攀爬跳越,灵活矫健,如履平地。我们还在峰底,他已在山尖上向我们招手了。我们却迟迟疑疑迈着沉重的脚步向上攀爬,总觉得圣山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我们照着他的指点,顺着山坡绕过山峰,啊,对面的山顶上就是圣山!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在一个高高耸立的山峰之巅,突兀冒出一孤独陡立的石崖来,冲向云天。我们一下子又激动起来,急匆匆向下翻过山梁,又大喘着气向上攀爬到了主峰之巅的圣山脚下。

圣山在山巅之上,四周绝壁矗立,只有东侧有点稍稍凹陷,人们便在这里开凿出仅容一脚宽高高的石阶,必须手脚并用奋力攀爬才能上去。

果然是圣地,已经有一拨人从北路走来登上了圣山,但有几个中年壮汉却爬到一半退了下来。老赵和他的远亲不顾一切都爬上去了,老白和司机看我们年老,都说能看到圣山就满足了,不上了。我觉得上还能行,下却是很危险的,不上也罢。

http://s12/bmiddle/641dcb84t93ad0246fe9b&690

老伴到跟前一看,把相机一背就开始攀登,我也只好跟上,不回头看下面,两只手把紧上面的石缝,脚登稳石阶,一步一步向上爬,上下有人照应,居然也到了圣山上。

 圣山像一块巨石平台,顶上平展展的向西倾斜,东南面有三个大小不一像裂缝似的水坑,里面的水满满的,可能刚刚被人们取水撩泼,有些浑浊,那位远亲虔诚地弯腰双手掬一捧喝了,又用带来的矿泉水瓶灌上。我们却被周围壮丽的景色所陶醉:群山奔涌无边无际,只有长城从东北群峰之巅苍苍茫茫隐隐约约巨龙般奔腾而来,从圣山东面的山峰上一直奔腾向南而去,消失在蓝天白云中。除了空中,恐怕没有比在圣山上看长城更好的位置了。

http://s7/small/641dcb84t752ae75388e6&690
我们要给那位远亲照个相,他却一再不愿,说这辈子能再上一次圣山就足了。我们还是强行给他照了。



 

下圣山时,他们都是面朝外扶着下去的,我一看下面就眼晕,爬着下脚又找不着立足点,还是那个远亲把着我的脚一个台一个坑地扶我踏稳,护我爬下来的。

 返回的路全绕道走在半山腰上,在长城翻越山凹的转弯处,我们看到了十三边村遗址,村内早已无人居住,房屋也全部倒塌成一片残垣断壁的土墙。天不早了,没有进村观察,只能远远地看拍到长城边的那残破的土墙了。

http://s16/small/641dcb84t93ad15b2350f&690

夕阳西下,回到长城内,那位远亲说啥也不让绕道送他,跳下车走了,那远去的身影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中。

 注:此文于2011年2月24日、2011年3月3日分上下两期发表于《太原日报》周四第十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