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元宝红糖芋艿糖芋头 |
分类: 风景厨房 |
糖芋头熬到最后收汁的那几分钟,红糖的焦香氤氲在锅里,倘若有糖桂花,洒一把进去该多好,我想着——糖桂花必得用新鲜桂花腌出来的才是上品,干桂花再蒸酿出来的则逊几分,若是干桂花直接拌糖做成的糖桂花呢又得了颜色失了香味——倘若我这锅是桂花糖芋头……那香味不得……
思绪跟着记忆里馥郁的桂花香缭绕到许多年前的满觉陇去了。
骑车从曙光路经杨公堤到龙井路,过龙井而不入,向西爬上翁家山,经杨梅岭,过烟霞三洞,就是满觉陇了,冲下弯了又弯的长长的大坡,穿过满觉陇那一路的桂花,到虎跑,再转回西山路,或者斜插苏堤到岳庙——这是西湖西南边最好最经典的一条骑车线路。是的,那时我常常骑这路。满觉陇人多车多,但到了上满觉陇,就是享受阶段了,人稀路静、林密草长。石屋洞、水乐洞、烟霞洞并称烟霞三洞,有着古老的石窟造像和极美的传说。我去的那年月,水乐洞和烟霞洞还不算旅游景点,没有茶室可歇脚,也不收门票。记得某个仲秋,路过烟霞洞,洞边山崖上一片野桂花开得极盛,把单车往地上一倒,就去林子里采桂花,没袋子装,只有骑行服背上有口袋,于是就那么背着一背的桂花回了家。白瓷碗里倒进去桂花,白砂糖里微微调几粒盐巴,一层花一层白糖密密压紧,保鲜膜封口,过上几天,糖桂花就腌好了。做甜点时挖一勺,那满觉陇的空气、光影、落叶、坡道,和着淡淡的桂花香,瞬间由碗底迤逦而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已非当初之我,烟霞三洞已非旧时之洞,满觉陇亦非当日之满觉陇,那满山满野的桂花,亦必老树虬曲新枝抽展。就连来自往昔的那么抑扬顿挫的芳香恐怕也将不得不因年深月久被太阳烘晒而像一片橙色的棉布慢慢褪成鹅黄、淡黄、月白……直至丝缕散开不复记忆,唯余孤零零的“那/年/桂/花/香”这五个字明月高悬般挂在脑海,再次定格住那不完美的完美,冷冰冰的匀称,光辉灿烂的徒劳——的人生。
人从金沙江边维西村子里带了家种的芋艿给我,说实话我还真没弄过这东西,据说它的皮会让人手痒,得带着手套削皮。还正好听到淘宝客人说她妈妈用我们家的元宝红糖做中秋的糖芋头很好吃。于是,我也来做糖芋头。
在网上查了下,的确芋头里有一种物质会让皮肤发痒,解决办法有多种:1,用醋涂手、干后再拿芋头;2,削皮后用火烤一下手即可解痒;3,带上手套削皮;4,把芋头装在袋子里在地上摔,皮自动脱落。我先尝试了第四种,把芋头装袋使劲摔,摔了几十下,袋子破了,芋头可真结实,皮也没脱,它也没破。咳,看来还是带着手套削皮吧。
削好后切滚刀块,先放入清水锅里焯一下,有人说要加碱来焯才能去掉芋头的某种味,此刻家里没碱,就用清水焯了,后来并没吃到任何异味。
焯好的芋头捞出来,大概有一斤半芋头吧,高压锅里放四两红糖,三碗清水,两勺核桃油,加上气压阀,上汽煮15分钟。
开盖看看水还剩得多,再开着盖大火熬一会儿至收汁。
冷食热食皆宜。一斤多芋头,我吃了三天。每天的饭后甜品都是它。吃不腻,还想吃。
芋头是秋补素食一宝,尤适合体弱的人;红糖暖身补血;若再加上桂花疏肝理气,不但滋味美,食补效果也好。俺决定这个秋冬多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