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总是吃 4,清明粑,他们牵着的手

标签:
美食 |
分类: 万水千山吃与痴 |
春末,妈妈家楼下樱花开得轰轰烈烈时,我们去上老祖宗们的坟。人死了多年以后,上坟就是一件只有喜庆没啥悲伤的事。现在看回多年前的照片也是,当年无助也罢艰辛也罢苦痛也罢凄惶也罢,定格下来的都是一幅幅笑容;也只在往回看时,你才会发现语言相比起姿势实在是虚饰,茫然猜忌不满怀疑是浮在语言洋面上的垃圾,而一个飞扬的笑容比什么都显示出坦诚,两只紧扣的手比什么都充满慰藉。
清明上坟有两样好东西可采,蕨菜和清明菜。
清明菜,又名佛耳草、鼠曲草,民间草药名叫追骨风,菊科香青属植物淡黄香青。清明前采摘嫩芽,煮熟后揉入糯米粉里做成糕团,贵州叫做清明粑。江南一带的青团子是用清明菜和泥胡菜、艾蒿加石灰蒸烂,提取绿色汁液后揉入糯米粉再包上豆沙馅做成的,早以前也只有清明节前后才能吃到。
这是清明菜(鼠尾草),已经长大,做粑粑要在它很小的时候,采最上面一两厘米的嫩尖。
各种清明时节的点心,自老祖宗起就会把祭祀追思变成欢乐美食。
今年妈妈也做了清明粑,我忘了拍,倒是在青岩古镇的街上拍了人家小摊子的清明粑。
一大篮子清明菜,
糯米粳米籼米按一定比例调配,磨成米粉,跟清明菜混合揉成团(有的会把清明菜煮熟,生用也可)。揪一小坨面,搓圆压平,包上玫瑰引子或者芝麻白糖等等不同的馅儿,放到平底铁锅煎熟。
有冰箱的时代,平常人家也可以把清明菜冻起来各个季节享用。我记得几年前去青岩时冬天也看到清明粑卖,找了下,真找到证据了。
顺便就温习了一下旧照,我的两个朋友,各种姿势紧紧牵着的手。
看这样的照片,心里会像煎好了的清明粑心里一样,流着的都是浓热甜香的蜜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