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哎香格里拉
哎香格里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582
  • 关注人气:2,5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日雷雨后,宝石山上那块翡翠和雪山上的流星泪

(2010-07-20 10:15:43)
标签:

雪山木耳

地耳

葛仙米

杭州笋干

西湖

分类: 爱蘑菇的森林美味

夏日雷雨后,宝石山上那块翡翠和雪山上的流星泪

 

 

一千六百九十年前,一位姓葛名洪字稚川号抱朴子的人来到杭州西湖北面的山岭间,采草炼石制丹。其年葛洪32岁,阔别江南故土已有13年。还归桑梓的葛洪已然曾经沧海、看淡仕途,一心只锐意于松乔之道、服食养性、研修医术。他既渴望天真自然、不为物役,又一腔热情,盼望着慈心积善、造福苍生;这种情况下,将医术当成自己毕生专攻无疑是他最好的出路。
可惜造化弄人,还没等他静下心来精修医书、采药炼丹、探病求方、有所成就呢,世道变乱,葛洪不得不又离开西子湖畔,前往交趾(今越南)。如果不是南下经过广州被刺史邓岳所留,止于罗浮山,从此悠游山中,著作研修,差一点这位伟大的医学家、化学家、宗教理论家就要变成外国人了。
离开杭州之前,一次雷雨之后,葛洪在西湖山上采药,无意中发现一种前所未见的东西:
夏日雷雨后,宝石山上那块翡翠和雪山上的流星泪

葛洪叹道:
此为谁之泪珠?
举头见天台巍巍,星汉迢迢,疑之:或是流星之泪否?
细看见此物形如蚌珠,色如宝石,蓝绿色间橄榄色或褐色,葛洪采之试食,似木耳之脆,但比木耳更嫩;如粉皮之软,但比粉皮为脆,润而不滞,滑而不腻,口感甚佳,多年颠沛流离饥寒困顿的葛洪便以之为米谷。因葛洪世称小仙翁,后世这种东西便被名之为:葛仙米;出产此物之山便被命名为:宝石山;葛洪居住之岭便被命名为:葛岭。

 

四十年前,米老童鞋还在没穿鞋子满地乱爬的年龄,大雨初歇玩耍至自家后院葛岭以西抱朴道院之下,看见地上许多地衣藻类,其中有异物如外星之器件,润泽闪亮光芒诡异。捡一朵嚼嚼,唉,虽能吃却不是肉,没劲儿,小胖手往空一挥,扔了!却不曾想那一朵流星之泪穿越时空,四十年后幻化成云播洒为雨,在横断山脉三江并流之处香格里拉高原复又落入自家琉璃碗中。

夏日雷雨后,宝石山上那块翡翠和雪山上的流星泪

 

葛仙米,俗称“地耳”,香格里拉叫做雪山木耳,念珠藻科植物葛仙米的藻体,跟海带、紫菜一样同属蓝藻门植物。它生命力极强,从河滩、草地直到海拔5000米的山坡上均可见其踪影,全世界都有分布,但需要在无污染、环境非常好的地方才能生长。它含钙特多,每500克含钙2000多毫克,在蔬莱中极为少见;含蛋白质高于黄豆。可炒食、凉拌、煮汤。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 “将米(即地耳),细拣淘净,煮半烂,用鸡汤、火腿汤煨”。这可能是地耳的最佳吃法。
古书说,地耳性寒、味甘,清心、润肌、童颜。除了平素脾胃虚寒、腹泻便溏、妇人产后、寒性痛经以及月经来潮期间忌食外,一般人皆宜。

 

如果最近的不明飞行物没有给杭州人民留下什么纪念品或者外星宝宝的话,以如今杭州市区的环境质量恐怕是不可能再见到这颗流星之泪了。所以那天我们在香格里拉一农贸门前看到有藏族姑娘卖地耳(本地人叫雪山木耳)时,米老头一下子就时光倒流回了光屁股时代,遥想起西湖边曾有的流星泪。

这里的地耳很干净,回家略微用清水洗洗就可以了。正巧妹妹和妹夫从广州寄了杭州特产的天目直尖(笋干)来,时光倒流中的肉食爱好者米老头一反常态没用肉炒菜,用了直尖来配地耳。

 

因为当天还买到了鸡油菌,号称以前只有活佛才吃得到的珍稀菌子,这个也必须鲜食。毫无疑问,我们这一餐的菜又做多了。

 

夏日雷雨后,宝石山上那块翡翠和雪山上的流星泪

 

吃不完的剩菜第二天干脆就学袁枚版的地耳汤。用了头天炖好的骨头汤,加入云南火腿,把炒过的笋干和地耳加入煨煮。所谓山蔬野菜赛珍馐,不外如此了。
这汤菜用来泡饭,倒犹如卢仝饮茶:一碗润喉吻,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夏日雷雨后,宝石山上那块翡翠和雪山上的流星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