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标签:
玉成书院要提分到玉成历年高考真题教育高考试题 |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10分)
“知识经济”正以飓风的速度和威力裹袂着我们奔向新世纪。我们怎样思考这一问题呢?这里可以提供生活中的一个例子。
当年,电冰箱出现时,家庭主妇和家庭成员都为之兴奋,在炎热的夏天,一边喝着清凉的饮料,一边在海边的沙滩上晒太阳。没有多久,他们发现皮炎增加,人们在尽情地享受使用电冰箱的乐趣时,并没有哪个人把皮炎和电冰箱联系起来。随着基础研究工作的深入,在南极上空发现了巨大的臭氧层空洞,臭氧的减少,导致紫外光的增多,紫外光灼伤了皮肤,引发了皮炎,在发现含氟氯的烃类化合物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凶手的同时,人们自然想到了电冰箱,是科学知识把两个看起来不相干的问题联系起来了。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全人类,因此,全社会行动起来,又是立法,又是定条文,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最厉害的杀手锏是到某时间限制含氟氯烃的电冰箱进入市场。这就刺激人们去开发氟氯烃的替代物,于是仅用了3-5年时间,替代物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各种无氟、少氟的电冰箱相继问世,人们又有了自由选择的余地。众多的品牌使消费者产生了新的困惑。怎样选择才能真正表达自己保护环境的志向呢?应运而生,就出现了第三方面的认证服务。发一个绿色标志,在产品上一贴,消费者不费力就可以判断哪个品牌符合环保要求。这就又形成了一个市场,即咨询服务市场。
①剖析这个小例子,不难发现,知识在其中起到“红娘”的作用。②在上面这个小例子中所涉及的知识是多方面的,有软科学、硬技术,涉及到基础科学研究、国际贸易、化学合成、轻工制造、咨询服务等学科和行业。③我们还不给发现,所以出现上
述这些需要研究的领域,说到底是因为环境保护的需要。④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更清醒地检讨过去的事情,有些当时可能是合量的,但现在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用持续发展的观点去衡量就可能是不可取的。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事情可能愈来愈多多,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环境保护的挑战”。⑥既然有需求就能刺激市场,有了市场就有经济的发展,难怪发达国家、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如此重视“知识经济”。
(二)阅读下文,完成5-9题。(17分)
艺术欣赏的特点,其实不过是借有限却有力的诱导物,让欣赏者利用他们的那些和特定的艺术形象有联系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接受以至“丰富”或“提炼”既成的艺术形象。无形的音乐是给人听的,可是听音乐的人能够觉得看见了其实不在眼前的什么。有形的绘画是给人看的,可是,倒如画出了汹涌水势的马远的《水图》,能够使人觉得仿佛听见了什么,我一时找不到适当的词句来说明这种精神活动,姑且把它叫做“再创造”吧。
一切于人民有益而使人觉得有趣的艺术,它的创造者力图再现生活时,也不漠视欣赏者“再创造”的要求和作用。欣赏者之于艺术的“再创造”,当然和演员之于剧本的再创造不同。他不必像演员那样,把在头脑里构成的形象,利用可以使第三者分明感受得到的形式加以表现。无率如何,欣赏者的脑力活动不可能左右实际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可是,欣赏活动作为一种接受感动以至接受教育的方式或过程,应该说不是在简单地接受作品的内容。对于欣赏者自己来说,当他受形象所感动的同时;要给形象作无形的“补充”以至“改造”。这种精神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毫无限制的,但它是可能的和必要的。宋朝有名的山水画家郭熙,讲究山水画动人的效果,要求画中的山水使人觉得它是可行的,可望的,可游的,可居的。这不只是为了形象真实,让人们相信画里的山水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而且,更要紧的是,要求山水画具有强烈的魅力,好比好戏把观众引进戏里那样,把看画的人吸引到作品所构在的境界之中,使他成为无形地在作品中活动的人物。艺术欣赏不简单。看不见林中的庙宇,得见溪边的和尚;看不见路边的酒店,看得见林梢的酒旌;看不见赶路的行人,看得见待渡的小船;这些似乎不完整的景象,是诱人神往的。依靠某些瞬间现象和自然的一角的描写,使欣赏者联想到没有直接出现在画面上的东西,甚至觉得自己可以进入画里的境界,加强人们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这种对我们说来是有趣也有益的欣赏活动,习惯的说法叫做“卧游”,也叫做“神游”,假若片面地把素材作为判断艺术技巧的标准,否认欣赏者的精神作用,这些现象就无法解释。人们爱说好的山水画有咫尺千里之势;离开了欣赏者,咫尺的山水画,那里来的千里之势的效果呢?
5.根据文意,艺术欣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根据作者的观点,艺术欣赏实际是一个_________的过程。(2分)
7.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说“利用可以使第三者分明感受得到的形式加以表现”,这个“形式”实际上是指
8.下列对本文的评析,不正确的三项是(6分)
A.
B.
C.
D.
E.
F.
G.
答:___________
9.依据本文的观点,另举一例并阐述你对艺术欣赏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5题。(19分)
①树木对我来说,一直是言词最恳切感人的传教士。当它们结成部落和家庭,形成森林和树丛而生活时,我尊敬它们。当它们只身独立时,我更尊敬它们。它们好似孤独者,它们不像由于某种弱点而遁世的隐士,而像伟大而落落寡合的人们,如贝多芬和尼采。世
界在它们的树梢上喧嚣,它们的根深扎在无限的大地之中,唯独它们不会在其中消失,而是以它们全部的生命力去追求成为独一无二的自我;实现它们自己的,寓于它们之中的法则,充实它们自己的形象,并表现自己。再没有比一棵美的、粗大的树更神圣,更堪称楷模的了。当一棵树被锯倒并把它的赤裸裸的致死的伤口暴露在阳光下时,你就可以在它的墓碑上,在它的树桩的浅色圆截面上读到它的完整历史。在年轮和各种畸形的枝干上,忠实地记录了所有的争斗,所有的苦痛,所有的疾病,所有的幸福与繁荣,记录了瘦削的年头、茂盛的岁月,经受过的打击,被挺过去的风暴。每一个农家少年都知道,最坚硬、最贵重的木材年轮最密,在高山上,在不断遭遇险情的条件下,会生长出最坚不可摧,最粗壮有力、最堪称楷模的树干。
②树木是圣物,谁能同它们交谈,谁能倾听它们的语言,谁就能获悉真理,它们不宣讲学说,它们不注意细枝末节,只宣讲生命的原始法则。
③一棵树说:在我身上隐藏个核心,一个火花,一个念头,我是来自永恒生命的生命。永恒的母亲只生我一次,这是一次性的尝试,我的形态和我的肌肤上的脉络是一次性的,我的树梢上叶子的最微小的动静,我的树干上,最微小的疤痕,都是一次性的,我的职责是,赋予永恒以显著的一次性的形态,并从这形态中显示永恒。
④一棵树说:我的力量是信任。我对我的父亲们一无所知,我对每年从我身上产生的成千上万的孩子们也一无所知。我一生除了为这传种的秘密以外,再无别的操心事。我相信上帝在我心中,我相信我的使命是神圣的。由于这种信任我活着。
⑤当我们不幸的时候,不能再好生忍受这生活的时候,一棵树会同我们说:平静!平静!瞧着我!生活不容易,生活不艰苦。这是孩子的想法。让你心中的上帝说话,它们就会缄默。你害怕,因为你走的路引你离开了母亲和家乡,但是,每一步,每一日,都引你重新向母亲走去。家乡不是在这里或者那里,家乡在你心中,或者说,无处是家乡。
⑥当我倾听树木在晚风中沙沙作响的时候,对流浪的眷念撕着我的心,你如果静静地,久久地倾听,对流浪的眷念也会显示出它的核心和含义,它不是从表面上看去那样,是一种要逃离痛苦的愿望。它是对家乡的思念,对母亲、对新的生活的思念。它领你回家。每条道路都是回家的路,每一步都是诞生,每一步都是死亡,每一座坟墓都是母亲。
[注]本文是若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士著名作家赫尔曼·黑塞的散文。
10.第①段说“当它们只身独立时,我更尊敬它们”,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1.第②段提到树木“只宣讲生命的原始法则”,联系下文看,这法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2.对第⑤段划线部分“你走的路引你离开了母亲和家乡。但是,每一步,每一日,都引你重新向母亲走去”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答:_________
13.第⑥段“对流浪的眷念也会显示出它的核心和含义”一句中的“核心和含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3分)
14.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答:_________
15.对本文的鉴赏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答: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6-18题。(8分)
甲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6.甲、乙两首诗的体裁均属于近体诗中的
17.甲、乙两首诗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物,仔细阅读后填写下列表格(2分)
|
季节 |
景物 |
甲 |
|
家家雨,处处蛙 |
乙 |
春天 |
|
18.甲、乙两首诗后面句都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请分别说明(4分)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成书院新浪微博:玉成书院-现代私塾
玉成书院公众微信:yuchengshuyuanweixin
关注玉成书院微信,获取教育资讯和精美礼品,报名返现200元。
地址:玉成书院大源总校:高新区天府二街与南华路口高新青年公寓4栋3楼
玉成书院中和总校:高新区中和镇仁和路42号三楼(中和加油站斜对面,代羊肉隔壁)
诚邀您加入
高新区·家长交流群,
中和家长群
咨询电话:(028)64546825
玉成书院官方网站:http://www.yuchengshuyuan.com/
玉成书院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jinwenshuyuan咨询QQ:2801441380”
(五)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4分)
书,屡屡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19.修始在滁州,号
20.写出加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3分)
文章止于润身(
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其平居教他子弟(
21.文中划线部分共有3个分句,请依次把它们写出来(3分)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谐无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欧阳修为官从政的原则
(六)阅读下文,完成24-28题。(12分)
齐桓公逐白鹿,至麦丘,见邦人曰::“尔何谓者也?”对曰:“臣麦丘之邦人。”桓公曰:“叟年几何
24.写出加点的词在句子中的含义(2分)
叟其革之矣(
自御以归(
25.与“美哉寿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B.
C.
D.
答:__________
26.与“一匡天下,不以兵车者”一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B.
C.
D.
答:___________
2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金玉之贱,人民是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吾君好学而不恶下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邦人”认为,他自己说的话哪一句最重要?(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作(70分)
29.阅读下列提示,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我国政府宣布支持上海市申办2010年世博会,请你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一个主题,加以论证,并说说你的设想,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一阅读(80分)
(一)(10分)
1.(2分)B
2.(3分)比喻(1分)媒介(或:中介、纽带、桥梁)(2分)
3.(3分)B
4.(2分)知识经济(1分)环境保护(1分)
(二)(17分)
5.(3分)要点:诱导物(1分)生活经验(1分)想象力(1分)
6.(2分)再创造
7.(2分)表演(或:演出)
8.(6分)
9.(4分)例子(2分)阐述(2分)
(三)(19分)
10.(3分)以全部的生命力去追求成为独一无二的自我(如答“像伟大而落落寡合的人们”给2分)
11.(4分)一次性的永恒(2分)信任(1分)平静(1分)
12.(3分)C
13.(3分)对家乡的思念(1分)对母亲、对新的生活的思念(2分)
14.(3分)C
15.(3分)D
(四)(8分)
16.(2分)绝句(或:七绝)
17.(2分)黄梅时节(或:初夏)(1分)蜂蝶(或:叶)(1分)
18.(4分)甲:山对客人的等待想象客人不来的种种情况(2分)(言之成理即可)
乙:由蜂蝶飞过墙想象邻家的春色(2分)(言之成理即可)
(五)(14分)
19.(2分)醉翁
20.(3分)只,仅(1分)
21.(3分)夫常求其生(1分)
22.(4分)你父亲为官时,常常(或:曾经)在晚上点灯处理官府的文书,多次停下来叹息(2分)
23.(2分)宽(1分)简(1分)
(六)(12分)
24.(2分)改换(1分)
25.(2分)
26.(2分)
27.(4分)把金玉看得低贱(重点:宾语前置)(1分),把人民当作宝贝(重点:宾语前置)(1分)
让我们的国君喜欢学习而且不耻于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重点词“使”“恶”“下”)(2分)
28.(2分)无使群臣百姓得罪于吾君,亦无使吾君行罪于群臣百姓
二
29.评分标准
一类卷(63—70分)基准分67分
主题深刻
结构严谨,语言简洁流畅。
二类卷(52—62分)基准分57分
主题正确,论证较充分,设想合理。
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分)基准分45分
主题明确,论证尚充分,设想尚合理。
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6—38分)基准分32分
主题不明确,论证不充分,设想不合理。
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5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
(2)
(3)
说明:(1)未拟题目扣3分。
(2)错别字(含不规范的简化字)满3个扣1分,至多扣5分。
(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分。
(4)
获取更多高考试题,请前往玉成书院官网下载http://www.yuchengshuyuan.com/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