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玉成书院
玉成书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415
  • 关注人气:1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倪成玉:千年金银花丝 古稀工艺大师

(2015-04-16 16:57:04)
标签:

情感

文化

分类: 成都高新区玉成书院公益课堂

她是第一个“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获得者,她是四川省第一批工艺美术大师,她是上海世博会四川馆镇馆之宝的创作者;她是四川传统工艺银花丝技艺为数不多的传人,她是地地道道的成都人,她是70多岁的古稀老人。

在倪成玉大师工作室见到倪成玉老师的时候,笔者怎么也没办法把眼前这位精神饱满、和蔼亲切的阿姨和年逾古稀的工艺美术大师联系起来。然而当她娓娓道来她与金银花丝的故事的时候,笔者不得不心生佩服。

爱上是缘分,也是注定

倪成玉爱上银花丝是一次十分偶然的机会。倪成玉是地地道道的成都人,她读初中的时候解放刚刚没多久,有一次父亲带着她去人民公园玩,当时人民公园正在办展览,倪成玉第一眼看到银花丝深深地吸引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盘子,但是那种用银丝勾勒出来的精致与美丽,足以让她一生难忘。倪成玉讲到这里的时候眼神明显亮了起来,似乎那时候见到银花丝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初中毕业后,倪成玉就到了成都美术学校学习立体造型。在校办工厂的实习阶段倪成玉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了银花丝的制作,她师从黄旭川等老一辈的艺人,黄师傅可以用银花丝做出指甲壳大小的小鸟,用银花丝给小鸟的羽毛做浮雕,但是现在很多技艺都失传了。从小对画画的热爱以及心中的银花丝情结使得她比一般同学学得快一些,也使她能够在这艰辛的工作中坚持下来——从刚开始和她一起学习的19个同学到最后只剩下2个人,一个是倪成玉,另一个是倪成玉的丈夫,而现在倪成玉的丈夫没有继续从事银花丝工作,也就是说只有她一人掌握了这全套的技术。

1961年,倪成玉正式在成都金银制品厂工作,她既做设计也做技术,从作图到机修到花丝到洗镀,从小件的首饰到盘子再到大件的作品,一做就是几十年。在制作的过程中,倪成玉的立体造型专业基础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她创造性地将银花丝“有胎成型”技术改造为“无胎成型”技术,这种技术革新为银花丝制作更大的物件提供了的条件,她也因此被任命为厂里的技术科长。她还要负责外贸出口任务,当时的银花丝已经远销海外,近的有日本、阿富汗、伊朗等,远到欧美一些国家。

正是因为她从最基本的开始做,而且所有流程都做,才造就了现在一代美术工艺大师的倪成玉。1976年,她的第代表作《莲花斗熏》获得了第一个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1988年,她被评为第一批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1995年,倪成玉从成都金银制品厂退休,10多年来,她退而不休,发挥余热,创作了更多升华的作品。2003年,天鑫洋金业为她建立了“倪成玉大师工作室”。2010年,她创作的"金花丝芙蓉熊猫座盘"成为上海世博会四川馆镇馆之宝

很庆幸自己从小与银花丝结缘,她无法想象没有银花丝生活,倪成玉说,“我喜欢这项技艺,因为她实在是太美了,太美了,我有时候都会想是不是自己喜欢得太深了。”

 http://s9/mw690/001PF2ddgy6RxF5aAZi08&690古稀工艺大师" TITLE="倪成玉:千年金银花丝 古稀工艺大师" />


乐趣只有自己知道

古时候的银花丝制作是用煤油灯熔铸的,需要用嘴含吹筒吹火将它焊接塑形,那时候的工艺十分艰辛;现在用焊枪脚踩汽油喷火将它焊接,虽然不用全靠嘴吹但是也非常辛苦。

说到银花丝工艺的苦与乐,倪成玉非常欣慰地笑了笑,“原先确实是苦,但是那是一种经历,别人经历不到,现在回过头来先前的苦都不觉得是苦,别人看来非常辛苦、非常累,我却体会到的是欢乐与喜悦,这种快乐别人经历不到。因为这种技艺很美,我喜欢得很深,现在也不后悔一路以来的艰辛。”

银花丝多是制作一些鸟兽虫鱼、梅兰竹菊,倪成玉做什么东西,“脑袋里面就只有这个东西,其他一切事情都没有了,不会想着生病,不会想着去哪里大吃大喝,也不会想着去打麻将”。她闲时没有打麻将、逛街这样的喜好,只是把银花丝作为唯一的爱好,她经常会静静地观察和冥想一只鸟的羽毛、一株花的经脉,甚至一只大象的神态。她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中,也许这时的她是无限快乐的,而旁人谁都无法体会到。

2010年创作的世博会四川馆镇馆之宝是倪成玉最得意的作品。这并不是因为它的影响力有多大,也不是因为它带给倪成玉多少荣誉,倪成玉激动而得意地描述着自己的“宝贝”,“要用黄金来做成金花丝,纯黄金”,她把“黄金”两个字托得很长,“比用银做成银花丝的难度大了十倍以上”。做出这么大件的金花丝作品,不仅要有精准的设计和严格的管理,也要有足够的胆量。一方面,黄金是贵金属,不能返工,一返工就是损耗;另一方面,这么大件的作品光是焊点就有上亿个。倪成玉在创作的时候连续几个月到动物园现场写生,仔细地观察熊猫的神态。倪成玉带着自己的创作团队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经过百余次修改才确定了最终的设计图,然后将整块的黄金拉成细如发丝的金丝,再进行平填、堆垒、焊接,再镶嵌上珊瑚、宝石和翡翠......最终形成栩如生的大熊猫、绽放艳丽的芙蓉花

倪成玉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听到别人评价她的作品“好漂亮、好美丽”,“这种快乐只有我能享受,别人都享受不到”。倪成玉并不把一个作品的影响力作为自己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标,而更加看重这项技艺,看重这项技艺带给别人的快乐,带给自己的快乐。“那些名和利虽然也是一种认可,但我都无所谓,比较淡定,只希望完成自己喜欢的东西,能得到别人的喜欢和认可就无愧无悔了。”

倪成玉现在最大的乐趣就是做一个比世博会尺寸更大的、技术更精湛的作品,这是即将收官之作。她希望这件作品传之后世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让更多的人体会到金银花丝的美妙。

 http://s2/mw690/001PF2ddgy6RxFb14oV61&690古稀工艺大师" TITLE="倪成玉:千年金银花丝 古稀工艺大师" />



 

艺术品要有时代感、现代感

银花丝起源于汉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原来成都的各大银楼都会制作、售卖银花丝的首饰、装饰品,大户人家做大银盘,小户人家做小银盘、小首饰。倪成玉认为金银花丝是中国工艺美术的绝技和瑰宝,既有渊远的传统和历史,也需要现代的理念和创新。

历年来倪成玉设计制作的金银花丝屏、盘、花熏、首饰等作品多达680余件,其中大部分都是自己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的创新之作。“每一件作品都要有出处,不能草率,这才对得起银花丝这么悠久的历史。”

倪成玉从小学习美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有自己独到的体会与理解,她设计制作的金银花丝作品大多与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寓意密切相关,比如“百鸟朝凤”挂屏、“莲顶花熏”、“八方花瓶”等。但是她并不局限于传统文化的束缚,她不仅把当下人民百姓的生活状态表现得淋漓精致,也巧妙地将现在许多年轻人喜欢的意向融入到作品当中。从主题寓意到形象设计到制作成型,她都秉承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观念。

“太平有象”是倪成玉最近的一个大件作品,它以花瓶和大象为主体,在素雅的金银花丝中嵌入翡翠、玉石、珊瑚、玛瑙等各色绚丽的宝石,加上精湛绝伦的技艺手法,使得作品整体显得雍容华贵,也寓意着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吉祥和谐,生活美满。除了在各种工艺展览上可以经常见到的一些大件作品之外,倪成玉也紧跟年轻人的步伐,设计和制作一些精美的手机挂饰等装饰品,设计精巧、玲珑别致,深受年轻人的喜欢。

 http://s10/mw690/001PF2ddgy6RxFdmFIZ49&690古稀工艺大师" TITLE="倪成玉:千年金银花丝 古稀工艺大师" />


要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成都有四大“名旦”:蜀绣、竹编、漆器、银花丝,而一千多年的银花丝技艺正面临失传。说到这里倪成玉不无遗憾地说,“现在已经有部分绝技随着老一辈艺人的离去已经失传了,有些我还会,有些我只是见过。”

倪成玉学艺的时候还是60年代,由于当时思想保守,并且个人与个人、企业与企业之间都有竞争,师傅大多都是“匠人的教法”——技不外传,传男不传女,甚至部分绝技制作都是不当着徒弟的面,尽管徒弟还要“给师傅端茶递水、背娃娃、倒马桶”。而现在已经年逾古稀的倪成玉却完全是另一种想法,很久之前她就苦于找不到传人,担心这项如此美丽的技艺会失传。  

由于当年厂里工作很多工作都是夫妻俩一肩挑,对自己的孩子却疏于照管,倪成玉很可惜自己没有将自己的技艺交给自己的孩子。2003年天鑫洋金业聘任其为天鑫洋集团金银花丝大师工作室导师,并建立了倪成玉大师工作室,为她提供了优良的创作条件。这些年来她也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现在倪成玉收了6个毕业于艺术学院的徒弟,她工作的中心就是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徒弟们,让他们把银花丝这项技艺传承下去,为了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技法,她想尽所有办法提高自己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原来需要一年才能学完的知识,现在她只要三个月就可以传授完。此外,倪成玉正在将这项技艺的精髓通过文字的形式传承下去,已经70多岁的她每周除了带学生之外,还要抽时间写书,将自己这五十多来从事金银花丝制作的经验与心得传之后世。

倪成玉说自己收官之前还有三项主要工作:首先要带好学生,将银花丝的技艺传承下去;其次要做一件传世作品,让后人能够享受金银花丝的魅力;其三,写书,让自己的技艺流传得更久、更远。

 http://s3/mw690/001PF2ddgy6RxFfABEud2&690古稀工艺大师" TITLE="倪成玉:千年金银花丝 古稀工艺大师" />

http://s15/mw690/001PF2ddgy6RxFgXMRw7e&690古稀工艺大师" TITLE="倪成玉:千年金银花丝 古稀工艺大师"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