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Without Thought」的设计理念中发现「-」

(2016-10-27 18:09:21)
http://s8/bmiddle/001PE9qUzy75WWShduT47&690Thought」的设计理念中发现「-」" TITLE="在「Without Thought」的设计理念中发现「-」" />

刚买了本《深泽直人》,首先发现的一个有趣细节是——此书无「序」。

嗯?再翻翻,的确没有。

虽然开篇的内容就尝试对全书要旨进行阐释,但这个部分,却并不被称之为「序」。我猜想作者这样做的意图,或许正是基于自己「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的设计理念去做出的考量:

  • 在这里有没有必要让读者对这本书的「结构」多一个意识?
  • 是不是需要有一个「设计」去体现「前言」与「正文」的区别?

还是让读者在尽可能无意识的状态下,先能够流畅地读下去?

毕竟,这是一本汇呈了大量案例的设计书。

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似乎就是对剔除用户不该有的思考与判断这方面,有着一种近乎天然的执着,并能从中收获巨大乐趣。

http://s3/mw690/001PE9qUzy75WWWCUCu62&690Thought」的设计理念中发现「-」" TITLE="在「Without Thought」的设计理念中发现「-」" />


刚把这本沉甸甸的大书抱到手里,粗粗翻过去没几页,脑海里就忍不住蹦出一个念头:所谓的「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和庄子所说的「忘足,履之适也」在本质上又会有多大分别呢?

当鞋子合适时,脚是被忘记的。

如果把「鞋」代换为「设计」「产品」或者「传播行为」,那么我们可能需要琢磨,我们的行为要达成的最佳效果应该是「忘记脚」,而不是「让你对脚更有意识」——你一次次穿上这双鞋出门,天天与之接触,却很少「思考」它,甚至很少意识到它的存在直到如果没有它,又会觉得很不适应。

那么此时此刻,这双鞋才更有可能符合我们对一双「好鞋」的评判标准。

故此猜想,如果我们去读这本书,应该会有助于印证设计与营销的同根同源吧。就像上篇文章提到的,它们都是关于如何去引导、规划用户的意识;又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将用户有限的意识聚焦到一些品牌认为更重要、更需要的层面上去。

也因此妄自揣测,这会不会是深泽直人在创立「±0」这个品牌时,被刻意隐藏起来,秘而未宣的一层哲学含义:通过必要意识的「+」,更尤其是非必要意识的「-」,以产品为媒介,去和用户建立起一种「忘足,履之适也」的和谐关系呢?

如果能从这本书中读出一些切实方法,那些在设计中可以减少用户非必要意识的办法,然后运用到我们营销实践的其它方面,为我们在「-」这个方向上的「做功」带来更多帮助,那读这本书的过程想必就会非常值得。

尚不确定,却有憧憬。所以今天先来推荐下那个并不是「序」的开篇部分,作者写下的一段话:

「当许多人在同一个地方攀爬一条陡峭的山路时,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抓住一些树枝和石头。这些树枝和石头因此也被磨得越来越光滑,它们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可以提供帮助的,所以自然而然地成了我们意识中的焦点,成了行为过程中的节点。我相信,设计就在于找出那些共同点,它们存在于美丽的流动、无需思考的行为和意识集中的交汇之处,设计师就是要去找出它们最佳的形状,摆放在那里。

虽然今天许多人都向往有刺激的设计,但是太多的刺激对于人们的生活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刺激,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意识的关注,从而打断无意识的行为。在我看来,人与物之间无意识的、和谐的关系,才是“无意识设计”的最好表达。」

最后,当然,我觉得我们需要去读这本书的另一大动因,或许是营销人依赖「直觉」和「感知力」去影响他人的创意天性,正在被越来越多没头没脑的理论框架、技术和数据堆砌所取代。

而设计(非常幸运地),还持续地在我们的心智中努力唤醒着这些意识。

关注设计和与设计师沟通能够给我们带来许多愉悦(和对营销科学怪人病的治愈)。

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也不会忘记——对于这一点,我们其实知道过。

————————
SDi——Art of inception
本文来自宇见(ID:yujianyingxiao),配图来自互联网;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8/bmiddle/001PE9qUzy75WWQzpCTb7&690Thought」的设计理念中发现「-」" TITLE="在「Without Thought」的设计理念中发现「-」"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