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1岁生日有感兼怀宿松(李安)

(2010-12-10 19:52:28)
标签:

转载

李安

生日兼怀宿松

分类: 原创诗歌

   (堂弟李安爱好写作,不过已有十多年不写诗歌散文。近日电话聊家事,说是胡诌了一首,我要了过来。兹录于此。)               

 

 

                   41岁生日有感兼怀宿松

                          李安

     2006年之后,2010年有幸再度获邀为家乡宿松制作宣传片,得以全面了解和感知家乡种种。时逢41岁生日,个人情怀、故乡风物与家国梦想在此时空节点不期而遇。不做诗人很多年了(不做帅哥也很多年了,呵)。不惑之年,有惑而发。纯属涂鸦,聊博一笑。2010-12-1

 

怎样的江山  可以让我摧眉折腰

怎样的故园  可以让我留连守望

 

41岁生日这个晚上

身在他乡  遥想宿松

吴关楚塞的父老乡亲

半耕半读  渔舟唱晚

悠远 而不曾荒芜的黄梅戏 文南词

和那吴侬楚语的民谣 

小姑娘娘神殿里的香火 

依然随风 隔江相望抚慰

小孤 彭郎 相濡岂止以沫 

还有绵绵无尽的东流之水

 

黄湖日出  怎样的景象

钓鱼台水库 依然深不可测

就像我们的命运 鱼竿的两头

悬着过去未来  说不清

究竟是人在钓鱼

还是鱼在钓人

 

夕照中的香樟树

绝色的农家女身形隐现

百里藕田 万亩荷花

何等的从容淡泊

高不可及的妈祖 无法言说的圣洁

一盏红灯 照亮朱元璋的前程

天妃圣母的懿名

开启数百年的太平

 

一个游子 在深秋的更深处 

月黑风静的夜晚 怀想故乡

大别山南麓 起伏的山峦

森林充满野性 无边落叶 

风入松 风入宿松

何等的风骨

就像我构思中的剧中人物

一群义薄云天的男人

一个兵慌马乱的年代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一群好汉 一砖一瓦垒成

白崖寨 南国小长城

守护家园 而不是帝国和江山

祖先并不高大的身躯,横亘数百年

而我所在城市边缘的长城

倾国之力 无坚不摧

女人的一声号哭就会轰然倒塌

 

城市在拆迁

很多废墟 破碎的记忆

检视和见证着现代文明

八县通衢 鸡鸣三省

谁还说不越雷池一步

渔樵耕读的净土

不乏市井嘈杂喧闹之声

 

---握刀剑而唱歌 捧玫瑰而低吟

一个叫贺东久的小眼睛的宿松男人

醉熏熏的写过这样的诗句

而我 同样的小眼睛

喜欢游吟 豪饮

怀念棉花的洁白 稻谷的清香

雨后泥泞中的泡桐花 苦欗树

和晴空下的朵朵白云

 

鱼米之乡的故土

阡陌纵横的家乡

曾经不止一次血沃大地

如今她再也不需要刀光剑影

而是安静平和 风调雨顺

就像我的父亲 归于尘土

与世无争

也像我含辛茹苦的母亲

晚年最大的希望

就是天下安泰 子女平安

逢年过节 相聚祝福

  

李安 1969年出生。现居北京。博士,影视制片人。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曾供职于国务院新闻办、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涉猎文创产业、国际传播、媒介教育等多个领域。神州媒介素养网(www.china-mle.com)创办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参考》创刊人,团中央《青少年网络素养大讲堂》组委会副主任、策划指导,国务院新闻办干部培训中心特聘研究员.在《现代传播》、《电影艺术》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两项部委级课题研究和写作。电影故事片《静静的嘛呢石》总策划和制片人,电影故事片《唇红齿白》制片人、导演、编剧;史诗电影《八思巴》(立项、筹拍中)总导演和制片人;电影剧本《小城大使》发表于《电影文学》。另外创作了60多部(集)电视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和海外媒体播出。其中,《中国乡村的变迁》获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务院新闻办联合颁发的“金桥奖”二等奖;《新中国女性》获“金桥奖”三等奖;《静静的嘛呢石》入围美国旧金山、荷兰鹿特丹等十几个国家电影节,获包括金鸡奖在内的10余项国内外电影节奖项,被国家电影局选送法国巴黎参加2006年“中国电影展”;导演处女作《唇红齿白》获邀参加第30届开罗国际电影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9月在桂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