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30日
(2022-03-30 08:18:33)| 分类: 论文 |
李大钊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
伟大历史贡献
历史经验反复告诉人们: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历史是不容篡改的,而篡改历史的人肯定是有阴谋的。像李大钊等这样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历史本身就是党的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正确地评价李大钊的历史功绩本身,就是对李大钊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文革”时期“四人帮”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猖獗时期一些理论界“精英”们曾经对李大钊别有用心、恶毒污蔑的有力回击。
在李大钊不满38周岁短短的一生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创建马克思主义武装的中国共产党,这是李大钊对中国革命事业最伟大的历史贡献。
一、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由来谈起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实和故事。
据历史学家、党史专家考证:“南陈”,即在广州的陈独秀;“北李”,即在北京的李大钊。在建党的条件逐步具备、逐步成熟之时,陈独秀与李大钊最早商议过在中国建党事宜。当时,在五四运动和中共创立时期就流传着这样两首诗:其一: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独秀孤松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其二:北李南陈,两大星辰;漫漫长夜,吾辈仰承。第一首诗的作者至今不详,推测研究应是仰慕、追随陈独秀、李大钊的北京大学青年师生所为。第二首诗的作者是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后来与周恩来等创建中共旅欧支部的赵世炎。从诗中足见,当时的“南陈北李”已经是声名赫赫、影响深远的人物。在人们的心目中,被比喻成“两巨人”、比拟为“日月双悬”,被“吾辈”一代人仰承的“日月星辰”。
1917年初,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南陈北李”都先后被聘请到北京大学任职。陈独秀当时已是闻名全国的《新青年》主编、新文化运动主将,被聘为北大文科学长;李大钊当时也是《言治》《新青年》《宪法公言》《甲寅日刊》《晨钟报》的主编、主笔、主任或主要撰稿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经原北大教授兼图书馆主任章士钊推荐,被聘为北大图书馆主任。“南陈北李”都是北大著名教授。他们在北大一边教书育人,通过系统授课、讲演讲座、组织进步社团,引导青年师生研究马克思主义、探讨社会主义;一边从事在社会上传播马克思主义、秘密酝酿筹备建党等一系列革命活动。
陈独秀曾因散发有煽动反政府内容的《北京市民宣言》被捕入狱三个月,经全国营救出狱。出狱后的陈独秀又到处去讲演,坚持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立场,言辞激烈,态度坚决,军阀政府决定再次逮捕陈独秀。面临杀身之虞的关头,为躲避北洋政府的再次搜捕,保护陈独秀脱险,李大钊决定护送陈独秀暂时离开北京经天津去上海。
1920年2月间,年关逼近,正是北京一带生意人前往各地收账的时候。一个扮作车夫,一个扮作讨账商人,李大钊雇了一辆骡车化装护送陈独秀出北京到天津,在天津购去上海的外国船票南下,一路上两人商谈了秘密建党的若干问题并相约分别在上海和北京组织发动着手做准备工作。这样,“南陈北李”天津之行,就把组织成立中国共产党这件开天辟地的大事郑重地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这段史实均见于高一涵1927年5月在武昌中山大学“追悼南北死难烈士大会”所作的《报告李守常同志事略》,此报告并在当时《汉口民国日报》分两次连载。大会的主持人是时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的李汉俊。李汉俊也曾协助陈独秀、李大钊为建党作出过特别贡献。高一涵后来还有回忆文章《李大钊同志护送陈独秀出险》发表在《文史资料选集》第61辑,中华书局1979年版。当时高一涵也是名人,曾是 “南陈北李”的重要助手,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新青年》的“二把手”,是陈独秀安徽同乡,在北京大学任编译委员,兼过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等校教授。他提供的史料应该是可靠的属实可信的。
二、李大钊积极筹备建党的有关情况
1.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天津送别陈独秀后,1920年3月,李大钊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设立了翻译室,下设英文、德文、法文三组,翻译了许多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以研究马克思派著述为目的”,“搜集马氏学说底德、英、法、日、中文各种图书”,以便阅读 ,并举行“讨论会”、“演讲会”、“编译刊印《马克思全集》和其他有关的论文”,供大家阅读和研讨。研究会曾组织过多次类似“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于中国”的专题辩论会或专题研讨会。李大钊应邀担任评判员,最后由李大钊进行现场指导和述评,引起了多数听众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入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培养会员、发展会员,壮大队伍,一道去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为建党作组织上、思想上、理论上的必要准备。因为不止北京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像上海、天津、广州、长沙等全国许多地方也陆续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组织。这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会,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使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特别是青年人政治思想产生了新的飞跃,使许多青年不仅在五四时期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而且很快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这些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会员、通讯会员大多成为日后建党的组织和干部的重要来源。这是迈出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步。
2.1920年4月,联共(布)的使者、共产国际代表维津斯基到北京与李大钊会面。维津斯基提出“中国应有一个像俄国共产党那样的组织”,李大钊早有此意。维津斯基的见解,与“南陈北李”的心愿不谋而合!李大钊立即亲笔写信介绍维津斯基去上海与陈独秀见面交谈。早先,李大钊还与俄国共产党人缪勒尔、布尔特曼以及第三国际的代表、俄国驻天津的文化联络员共产党人鲍立维等接触和探讨中国革命与建立共产党等问题。李大钊在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时期,因为李大钊的名气和声望,常有苏俄使节和友好人士到访。此时,加强与列宁领导的联共(布)学习交流、与共产国际取得联系和支持对于中国建党也是很必要和有益的。
3.1920年8月和10月,陈独秀和李大钊先后在上海和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也叫共产党小组、共产党支部。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和发起组织。继上海、北京之后,长沙毛泽东、何叔衡,武汉董必武、陈谭秋,济南王尽美、邓恩铭,广州陈公博、包惠僧,日本周佛海,法国周恩来、赵世炎、张申府等纷纷陆续宣告成立这样的组织。最初,马克思、恩格斯也把“共产党”称为“CommunistParty”——共产主义者同盟。当时,为党的名称是叫“社会党”还是叫“共产党”,陈独秀曾委托张申府去北京问过李大钊,最后是李大钊一锤定音,“就叫共产党!”陈独秀没有异议。党的上海发起组织随后创办的刊物即以《共产党》命名,这个刊名也是在中国率先亮出了“共产党”的旗帜,为宣传中国建党起了重要作用。以上是为在中国建立共产党迈出的第二步。这意味着:共产主义之火,已经在中国点燃。
4.宣传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建党思想和主张。1921年3月,李大钊在《曙光》刊物上发表了《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一文,署名:S•C,最早公开提出建立共产党的主张。在当时秘密筹备建党的情势下,公开发表的文章不可能直抒胸臆,总要考虑建党的秘密性。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纵观世界,凡建立党派团体的“组织更精密,势力更强大。试看各国罢工风潮及群众运动之壮烈,不难想见。” 李大钊主张学习列宁领导的俄罗斯共产党。他盛赞“俄罗斯共产党,党员六十万人,以六十万人之大活跃,而建设了一个赤色国家。这种团体的组织与训练,真正可骇。”李大钊联系中国实际,进一步指出:“我们现在还要急急组织一个团体。这个团体不是政客组织的政党,也不是中产阶级的民主党,乃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即社会主义团体。”李大钊看到“各国的C派(即共产党)朋友,有团体组织的很多,方在跃跃欲试”,并提到列宁创立的“第三国际”(又称共产国际),在列宁的领导下,以俄共(布)为核心,“将来活动的势力,必定一天比一天扩大。中国C派的朋友,那好不赶快组织一个大团体以与各国C派的朋友相呼应呢?”。最终李大钊希望“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并注意促进其分子之团体的训练,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或者有所附托!”这就是李大钊策划酝酿要建立一个精密强固的担负起中国革命重任的马克思主义武装的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5.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传播以及五四运动的爆发,锻炼培养出了一大批毛泽东所说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可以说,李大钊是当时革命青年的良师益友。这个艰巨的培养任务主要是李大钊完成的。这批人中很多都成为革命队伍和共产党的领导骨干。像毛泽东、张太雷、邓中夏、瞿秋白、周恩来、张申府、赵世炎、刘清扬、邓颖超、于方舟、安体城、于树德、江浩、韩麟符,等等,都受到过李大钊的直接影响、指引和教导。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陆续地发表了振聋发聩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文章,像《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这些文章既反映了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又对当时正在寻找前进方向的知识青年,促使他们投身革命、走向党的组织,指引了方向,起了导航指路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921年7月,李大钊与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一起创建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了主心骨,有了领导自己进行斗争的战斗司令部,使中国革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今,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奇迹。
三、 “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最好的纪念
当李大钊在黑暗笼罩的中国最早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时候,我国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只有很少几个人;当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党的队伍中也只有几十名成员。但是,李大钊等先驱者坚信自己的事业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是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力量所不能战胜的。李大钊在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后再也没有动摇过,甚至为捍卫马克思主义而英勇献身,表现出对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顽强坚守、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这是最可贵的,也是最值得我们后来人学习继承的巨大的精神财富。
如今,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个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团结带领着全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在我们迎来建党100周年的时候,真正回答好、解决好这一根本性问题,则是对李大钊等革命的先驱者和英烈们不屈的英灵最好的纪念和报答。
(作者简介:天津市李大钊研究会原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发表在《民族魂》2021年第一期,为鹤童公益养老集团的党课讲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