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导展望2018年股市!

(2018-01-01 12:36:39)
标签:

股票

长导展望2018年股市!
大家好,我是长导,2018年是我分享股权投资心得的第十个年头了,天哪,我竟然坚持下来了。今天是2018/1/1,元旦快乐。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你投资买卖的唯一依据。我从几个要点展示我的观点:

要点1,怎么看待上证指数的全年波动?
因为影响市场的因素比较多,但是在局部增量可期,大增量有限的环境下,指数向上的大空间会受到制约。
结合2017年个人提出的3300点年度韭菜位(也是四季度的平衡点位),给出上下各400点,3300点向上加上400点就是3700点一带,历史上的强压力带或者被我称之为高压线。我也直言不讳,3700点以上做头的概率依然较大或者说剧烈震荡的概率依然较大;向下降低400点,就是2900点一带,这个位置如果年内被有效跌破可能要在2900点的基础上再减少400点到2500点,如果外围股市由牛转熊的话(小概率),就会有两种极端情况,1,A股独立行情吸引大量外围资金进来,促使市场走牛。2,跟跌不跟涨,拖累市场下行回老家,还要在2500点的基础上再减去400点,也就是2100点,这种概率极低极低,有什么好处呢?可能做出历史铁底,催生3倍行情,所谓的长牛,最终见到我在2009年提出的,上证指数的下一波超级牛市的点位应该在8375点一带。
所以常规的还是在3300点上下400点波动,别的属于剑走偏锋的状态,你们爱听真话,我就写的真心话,仅供参考。

要点2,牛市催生的三大条件是什么?
2018年的资金面或许能支持指数维持阶段性强势,但是不足以催生真正的牛市,就是过去我们常说的流动性泛滥大水漫灌强刺激催生的大行情,这个不现实。
基本面无论从宏观经济还是从上市公司本身来看,都难以支持大的整体高增长甚至超预期增长的做多条件,所以结构性分化行情难以短时期扭转,所以必须精选个股优中选优,否则寸步难行。
唯一可以期待的催生牛市的只能是改革这一块,于板块,比如国企比如农业比如环保比如制造业等等;于股市,体现在价值引导,引入长期增量资金入市这块,本质上是更加开放更加和国际接轨更加成熟化。问题在于,谁能拍着胸脯保证证券市场在2018年这个1年时间里,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只能小小的期望,不能有大的奢望。

要点3,是新的十年轮回还是十年磨一剑?
我个人投资内容分享也是第十年了,网络文学时期不算。十年多沧桑?近百年来,1908年,1918年,1928年,1938年,1948年,1958年,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2018年?回头大家研究研究,每逢8这个年份的时候,消停吗?真不消停,历史摆在这里,2018年从发展角度看,也是如此。

要点4,经过去年的优异表现后,大白马大蓝筹还有吸引力吗?
我觉得依然有,这个倒不是价格相对高位低位的问题,主要是A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数量和质量的反差问题。你上市公司数量几千了,鱼目混珠的多了去了,每一个细分行业仅有少数是龙头,多数是猪头。表面上看随着新股发行常态化,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选择面更广选择余地更大。其实恰恰相反!当整体增长或者说成长趋缓的时候,那些龙头类的公司地位难以被撼动。你市场未来是引导长期投资资金入市,这个逻辑没错吧?既然未来增量主要是依靠或依赖于长期资金,那么长期资金追求什么?对,是追求价值!哪些公司能长期创造价值来迎合长期持有者呢?要么就是行业龙头,要么是少数高成长品种,要么是重组借壳回归的公司,说白了后两块目标还是成为行业龙头哪怕垄断。这么一来,数量多是事实,可选择的确实不多。除非市场吹泡沫视金融风险不存在,才能鸡犬升天;否则别指望鸡犬升天群魔乱舞的状况在2018年常态化,因为不具备这个条件,也不符合市场发展方向。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市场从5178点来的深度调整,让你不理性也要理性,市场用铁一样事实告诉你,业绩为王市场为娘,没有长期业绩保障的公司,价格炒作越高最终还是要价值回归的;市场环境如果不太理想,不给你奶喝,你再怎么嚷嚷也没用。在业绩为王,市场为娘的主流面前,行情好的时候,是绩优股白马股蓝筹股行业大龙头的天下,有些人可能会说,行情不好的时候就没它们什么事了吧?恰恰相反。行情不好的时候,依然有场外资金愿意逢低吸纳这些品种,无论是出于避险需求还是处于市值配售抑或是把握进场点。综合看,无论2018年最终有多少潜在增量进来,大白马依然是定海神针,难以扭转,我认为。

要点5,大策略如何制定呢?
或许有人会疑惑,长导,你一方面对上证指数期望不大,甚至有些谨慎。另一方面又说蓝筹股会继续吸引资金,有权重股保驾护航,大盘指数哪来的下跌空间呢?
我这么跟你说,我在2017年年底的最后一次调仓建议中埋下伏笔了,某某某某是我认为上证50中让自己看上眼的标的,对吧?说白了,上证50去年走势不错,但是并不意味着今年没有调整和分化啊?或句话说,如果权重股调整的时候,指数可能不咋地,但是个股的活跃度或许会高一些;权重股活跃的时候会带动指数,但因为分化严重,会对冲甚至多数品种拖累指数。本质在于,权重股在整体当中,数量是较小的资产市值是巨大的,非权重在整体当中, 数量是很多的但是影响力是有限的,即便有影响,更多集中在人气方面而非指数方面。
我的结论很简单,对于那些不喜欢股本较大的股民来说,也不妨抓一些超跌股的机会,只是超跌不等于反转,要留意超跌后的再度回姥姥家的可能,因为市场是在变革中的,一时半会难以完成,是有阵痛的。

综上所述,从2009年至今,我已经分享十年的内容了,诸位看看近十年来,上证指数到底上涨多少?单纯每天分析一大通的短期走势,有长远意义么?本质上还是投资某一个或某几个公司,大家不是投资指数,玩股指期货的除外。既然近十年,个人仍然实现长期N倍复利,你上证指数阶段甚至1年的波动对我这种十年磨砺过的人来说,重要吗?真的不重要。
最新资产配置结构:8成300498温氏股份,1成600606绿地控股,1成300104乐视网。
我是长导,再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