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

标签:
情感 |
分类: 梦语情感 |
匆匆那年
文\萧梦
记得当时在北京首师大旁边不远的联合书店,本意是去找专业书籍,结果在那本印有《匆匆那年》方九茴的书前停了下来,眼睛再也无法移开,锁住了。
里面的故事很熟悉的校园生活,或许是这个名字给了人足够的想象力,让人忍不住的认为一定会有一个别样的故事出现在其中,短短的四个字吸引着我读完了上,还要读下的时候,书店要打烊了,无奈中带有遗憾不得不离开,应该是暂且离开书中的主人翁回去。
那个时候还没有看到结局,只是读到了陈寻的移情别恋,方茴的自暴自弃甘于堕落。脑子里很乱,想不明白当初陈寻费了很大的劲追上了方茴,为了和方茴读一个学校,刻意的不做题,努力的结果却是你在我身边却感觉不到你,而移情别恋。
虽然走出了校园,走出了本应该不属于校园的那种单纯的幼稚,但是我仍然无法想明白,为何口口声声的诺言最后变得一文不值,那个发誓要永远对你好的人,结果就那么一转瞬的功夫就不见了,奔向了别人,而这个别人也许不见得有多好,但是却足以吸引他前行,这估计就是后来的因果不清的问题所致吧。
第二天又熬了几个小时蹲在书店,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心在那一刻也被掏空了,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去形容,变得很不安。 到底是陈寻是因还是沈晓棠是因?这都不是想要知道的答案了。只是不明白一句话“永远到底有多远?” 为了这个我写了小说《谢谢你曾爱过我》,故事中塑造了李子涵,肖莫,米夏等人物,整个故事我都在问这样一个问题:永远到底有多远? 后来重看《泰坦尼克号》我才明白:永远其实只有心口那么远。 也就是说完再见再也看不到的那么一个距离。为此我特意去改动曾完笔的小说《谢谢你曾爱过我》,改动其中的部分文字,希望能在其中寻找到答案。
子涵结婚了,而新娘却不是林静微,当然亦不是肖莫,只是一个合适的时间出现的女孩。
她根本无法独立照顾自己, 而且这种人对别人会有很多要求, 太理想主义, 和这种人相处, 只会很累, 更累... 心只有走向现实, 才不容易受伤. ”
或许这个女孩的评价很片面,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方茴的性格属于那种极不喜欢表达的女孩,在加上比较理想主义,在面对突然而来的变故时容易自暴自弃,走极端。而肖莫不是这样,她在发现李子涵不爱的事实时,只问了一句话,三个字,就挂断了电话,消失了,再也不联系,再也不出现。沉默了一段时间在出现的时候,连好友米夏也发现肖莫变了,本来就不怎么喜欢热闹的肖莫,变得更加的冷漠,有时候坐在那里,好久,好长时间也不说话,就那么默默的坐在那里,那种感觉,让米夏看了都心疼,可是面对李子涵的来找,面对他的祈求谅解,她沉默的离开了,没有说一句话。
记得我在里面写了这么一组镜头:肖莫出神的坐在操场看场的台子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等回头的时候,发现李子涵不知何时早已坐在了身边。 她起身要走,被坐在身边的李子涵伸手抱住了腿。可是她没有看一眼,冷漠的甩开他的手,头也不回的走了。 当时我错以为肖莫真的忘记了他,真的变得那么冷漠,其实没有,在米夏告诉她李子涵喝醉了酒站在她的楼下时,她忍不住放声大哭。
也只有这个时刻,我才知道原来放下一样东西不是那么简单。肖莫哭着问米夏:我再也不知道该怎么坚强的走下去,每个路口,每个小路,都有他的影子,那么深刻,怎么也拔不动,他长在心里了,我该怎么办?
开始米夏曾带有私心的告诉肖莫去抢回来,可是这个时刻面对好友的痛哭失声,她也迷茫了,难道这就是他们要的爱吗?当初李子涵也是费劲的才追上了肖莫,答应要一直对肖莫好,照顾她直到再也无法照顾。这个过程,李子涵一直没有说永远,这或许是我比较欣赏他的地方。
不做无法承诺的事,既然不知道何时走到尽头,又怎么能知道永远呢?李子涵对肖莫说了很多的话,唯独没有说永远俩个字,这或许就是我要写他的理由。
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已经嫁做人妇的米夏希望子涵去大漠寻找肖莫,被子涵拒绝了。
因为也只有子涵懂得肖莫,在肖莫说再见的那一刻,他就明白那一刻他彻底失去了她,他们再也回不去了,再也无法复原。
再后来就是子涵的婚礼,肖莫的泪如雨下。
写完这篇故事的时候,说实在的,心里很不能释然,也无法理解,明明谁也无法放下,但是却固执的选择放弃。
后来经过了时间的打磨,才理解了这样的一种选择,还有这样的一种心境。亦如谢娜与刘烨,即便再也无法复原,但是已经长在了心里,成了无法替代的唯一。
而这个时刻,我再去读《匆匆那年》再去读我的那篇《谢谢你曾爱过我》才深深的懂得了陈寻也懂得了李子涵的选择。
我曾在一篇生活感悟的文字中这样写:若是李子涵一直不告诉肖莫,或许那才应该是可恨的。因为李子涵知道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东西,所以他从不说永远,即便说也是告诉肖莫“我会一直对你好,直到再也看不见的那一天"当时这样的表白听来很别致,事过以后才能明白,就是这样,永远就是再也看不见的那一天,就是永远。
《匆匆那年》的结局很微妙,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就是那么充满悬念的结束了。
有时候我就在想若是方茴知道了陈寻就是那个人,她会怎么想,还会有当初的那样的冲动吗?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假设而没有答案。这大概也是方九茴写作手法的一种吧,设置悬念,留下了很多的想象空间给读者,也留下了很多的答案个读者,算是最聪明的一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