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允僖为何不可能是脂砚斋?

(2012-03-13 23:33:05)
标签:

转载

分类: 梦语转载
分析的很有道理
只是不知道脂砚斋到底为何人?
是兄弟 是叔叔 是妻子 是知己 还是曹雪芹自己?

       允僖为何不可能是脂砚斋?

                  周传授

 

   允僖是康熙皇帝第二十一子。康熙五十年(1711)正月十一日出生,雍正八年二月封贝子;五月,即谕以允禧立志向上,进贝勒,这年他只有19岁。雍正十三年进慎郡王,这年他24岁。允禧卒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五月二十一日,终年48岁。他善书画,擅长山水、花卉,时人评为“本朝宗藩第一”。亦能诗,高宗(乾隆帝)列其诗“国朝诗别裁之首。”集有《花间堂诗钞》、《紫琼崖诗钞》等。

 

     有人说允僖就是脂砚斋,我以前也曾有这一想法,理由是:一是他喜欢石头,他得到端溪岩石,自号“紫琼岩”, 或“紫琼道人”。 《绘境轩读画记》中说:“王尝得端石砚,山名曰紫琼岩,因自号紫琼,薨后且用以为殉。所作山水花卉能台石谷、南因为一手,本朝宗藩第一”。“紫砚”与脂砚读音相近,而且他酷爱石头与《石头记》和“石兄”又有一定关联。二是他擅长书画和写诗,与曹雪芹的志趣相吻合。三是他去世得早,也有点跟脂砚斋死亡时间相接近。四是《石头记》早期是在王府中流传的,皇八子永璇于乾隆二十五年就读过《石头记》,允僖也是皇室成员,他亦有一点是脂砚斋的可能。

 

   我后来经过研究,就把允僖可能是脂砚斋的想法否定了。原因如下:其一,“紫砚”与脂砚有巨大区别。紫砚显庄重、大气;脂砚有点脂粉气,不像非常有地位的人所为。其二,历史文献上没有记载他与《石头记》以及曹雪芹、敦氏兄弟关系密切的文字,在这一点上,他比皇八子永璇和怡亲王弘晓的表现要差得多。其三,脂砚斋评语错误很多,有的辈分上也是错的,有的语言也极其低俗,不可能是非常有地位的人所写。其四,脂宁本(靖本)二十二回眉批说芹溪、脂砚诸子相继别去,那么脂砚应当在芹溪后面去世的,而实际上允僖卒于1758年,曹雪芹卒于1764年,所以允僖就不是脂砚斋。其五,允僖死于1758年,而脂砚斋四评写定于1760年秋,难道允僖能死而复活吗?

 

    综上所述,允僖不可能是脂砚斋。

 

         2012年3月写于武汉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