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科技化应慎行

(2013-02-04 11:35:26)
教育科技化应慎行

    2011年,传媒巨头默多克在e-G8大会上作了一场讲演,名为《教育,最后需要开垦的地方》。在演讲中,他讲到:

  在如今这个时代,科技的力量已经渗透各个行业,帮助每个国家各尽其责。但遗憾的是,教育界不在这个行列内。

  我们的学校仍然是这场科技革命风暴没能席卷的最后一个角落。五十年前的人如果今天仍在,他看到的教室和维多利亚时代依旧相同:一位教师站在一群孩子面前,拿着一本书,后面一块黑板,前面一只粉笔。
  默多克因此大声呼吁:“在每个人的国家中,都有千千万万的年轻人,他们的思想决定着国家的未来。现在坚信学校引进科技能激发年轻人潜力,已经是时候了!”
  此次演讲之后不久,默多克在接受另一场采访时,以乔布斯为例,再次强调科技应该进入到教育中,进而改变世界未来。

  传媒巨头的呼吁当然有其前瞻性。但在不同的国家,实现教育科技化却必然有不同的结果,科技化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在教育方面的呈现方式也绝不会一片坦途。

  笔者曾经去拥有电子白板的乡村学校调研,结果发现,优良的硬件和现代化的技术带来的不完全是便利和进步。

  从器材成本上考虑,电子白板的价值不菲,如果不是赠送,普通的乡村学校几乎很难配备,更不用提全国推广。
  从使用维护的成本上考虑,电子白板的使用需要对教师进行长时间相应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地将课件导入或导出。
  与此相对应的最直接的一个结果,就是现代化机器直接淘汰了教书数十载的有经验的老教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无法熟练掌握这些最先进的技能了。
  另外,如需电子白板长期安稳使用,必须同时拥有专人维护、维修。在城市里这些都可以得到解决,但在乡村,这些不但成为巨大的难题,就连在电子白板上所耗用的电量,都会成为极大的负担,让学校感到结果与成本并不成正比。

  除去以上硬件方面带来的弊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尤其对教育领域来说,软硬件日新月异所带来的升级换代才是最大的致命之处。

  教育承接过去与未来,它本身与永恒挂钩。而现代化技术则恰恰相反,人的创造性成就让设备之间的更新变得极为迅速,而软件上的不断更新更是达到几乎三个月一代。

  一旦更新,以往用巨资投入建设的现代化科技设备就意味着落后,那么究竟是进行淘汰还是继续使用?如果继续使用,在本质上就违背了科技化推动世界进步的本意。一旦进行更新,这之中巨大的浪费又由谁来承担呢?

  当然,科技带给人类的巨变难以阻挡,在教育上虽然应用显得艰难,但并非不能做。

  从历史上看,科技化成果最先应用的除去军方之外,普及速度最为迅捷的当属民众。相对国家力量的大范围推广,民众使用科技并应用在教育领域之中,大多出于自愿。比如苹果公司推出的IPAD教材使用就是如此,当民众愿意使用时,无形中就抵消了国家财政支出中的巨大浪费,而同时减少了更新、维护和使用的成本。

  因此,对于利用国家力量大范围推广的项目,应该经过详细而客观的调查,再决定如何应用。而对于民众对教育科技化的自愿尝试,国家亦应以鼓励,甚至进行抵税补助,以推动科技化点点滴滴地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只有如此谨慎进行,教育科技化才有可能成为双赢方案。
(文 / 《校长》评论员  王建卫)
  (编辑 李丰池)
  (2012年4月《校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