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全球化时代,教育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一场人人身不由己的“革命”:洋房刚刚住下,小车又要换代;QQ尚未聊完,微博已经流行;跨国购物方兴未艾,环球旅游热闹登场;公共关系学逼迫我们赶赴一台台酒宴;冗长电视剧诱惑自己一天天虚掷时光;工作太累,所以洗脚按摩成为调剂,麻将扑克成为必须;生活太累,所以衣食住行要高规格,红颜知己变走马灯。
局内人深知,这场“革命”实在令人并不轻松:我们走出教室小社会,却一不小心在社会的大课堂里丢弃了规则,忘记了底线,在“现代化的无底洞中”迷失自我;我们疲于奔命,八面支拙,为的是维系人前人后这一套生活方式的格局;我们一天天放弃理想与追求,一次次低标准教学与管理,一步步懒于和不良行为大声争辩……
所有人都在努力追求更好地安放自己的身体,却忘记了如何安放自己的灵魂;我们安放不了自己的灵魂,便不知道自己这样努力工作是为了什么;因为不知道努力工作为了什么,所以才时刻感到心累,随时有一种“找补”心态。我们为此寻求更加体贴自己的生活,也因此更加地身心俱疲。
很大意义上,是这样的生活方式掳走了我们的心,蒙蔽了我们的眼,培养了我们无孔不入的私心和一切为了个人享受的习惯;
是这样的生活方式令我们的人生“日益不可持续”——工作毫无乐趣,家庭纷争不断,身体频繁捣蛋,甚至地球的资源也渐渐面临崩盘;
是这样的生活方式使我们丧失了健康的生命观乃至“天命观”,那就是:单单做一个好校长,好教师,好公民,就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而这一切我不需要别的补偿……
我们不得不反思:真的必须住洋房开小车才感到有尊严吗?真的需要洗脚按摩、麻将扑克才能放松解乏吗?真的是顿顿有肉、天天滋补、宴宴有酒才会健康吗?真的只有上网面对陌生人才能说真话吗?真的只能不断旅游才找得到快乐吗?真的需要第三者才能有爱吗?真的要对每一个关系、每一位领导、每一场会议、每一次检查都小心翼翼用尽我们的时间吗?
智者萧伯纳说,人生真正的欢乐是致力于一个伟大的目标,而有趣地活着只是手段。然而,过分追求安逸的生活、全情投入充满诱惑力的都市,令人将手段变成了目标。
事实证明,在这条“手段成为目标”的路上,教育人的幸福感在越来越稀缺。教育人的幸福感在稀缺,整个中华民族下一代的幸福,又怎能不成为无源之水呢?
所以,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才能校正我们的人生方向;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才能改变我们的教育气质;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才能提升我们的教育理想……
——亲爱的校长朋友,在这条路上,尽管你我都没有必答的考题,但在职业良心的拷问下,其实你我都只有“责无旁贷”的选项,不是吗?
(文/李斌 《校长》主编)
(2011年12月《校长》卷首语)
欢迎登陆《校长》杂志全球官网 http://www.xiaozhangchina.com/
欢迎登陆校长互动论坛 http://bbs.xiaozhangchina.com/
欢迎订阅《校长》杂志 http://www.xiaozhangchina.com/subscribe/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