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搞教育需要懂教育规律吗

(2010-10-28 13:41:4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观察

 

文/周新桥

     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例如,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从根本上说,要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与它的教育发展程度成正比的,这就是规律;教育为人类社会所共有,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或不同的社会里有不同的性质,这主要是由社会制度决定的,即受经济政治制度决定的,这也是规律;儿童的年龄特征是进行教育和教学的依据,而教育又能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这也是规律,等等。显然,搞教育需要懂得教育规律。

    但现实中,许多教育现象又令人深思:搞教育需要懂得教育规律吗?以初级中学为例,先看几个现象:

     现象一:抓升学率的普遍做法是将高分学生集中起来强化教学、增加升学考试科目的课时、各种形式的补课、各科的题海训练、频繁的考试和排队等。

    现象二:获得高平均分、高合格率和高优秀率的教学模式是:“题海练习+反复训练+严格要求”;其师生在教学资源上的投入模式是:“时间+汗水”。

    现象三:教龄短的单身教师或无孩已婚教师同样能在升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而年老体弱的教师从整体上反而不如前者容易取得升学考试的好成绩。

现象四:一些课上得并不好的教师只要遵循“题海练习+反复训练+严格要求”和“时间+汗水”模式,同样能取得升学考试的好成绩。

     从上述现象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一个承担升学考试科目任务的初中教师只要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教学中,且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情况下采取题海练习战术和反复训练,以达成娴熟记忆和解题接近自动化的程度,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就能取得好成绩,其中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好的学生可以取得高分,而在学习潜质方面较差的学生也能有较大幅度提高分数。

     这一事实可以用来解释:

    一是为何许多教龄短的年轻教师能够取得升学考试好成绩的问题;因为青年教师体力充沛、精力旺盛,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干劲能陪着学生大题量练习、反复练习。

    二是为何许多年老体弱的教师不能够取得升学考试好成绩的问题;因为这些教师没有足够的体力或精力去落实学生的练习,学生在练习的量和质上跟不上,学生要想取得升学考试的好成绩委实不易。

    三是为何具有丰富教育经验的中老年教师未必比没有什么教育经验的青年教师在备考教学中占优势的问题;因为影响备考教学的主要因素或条件是学生的练习量和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的程度,而不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经验。

     笔者曾就目前的应试教学的模式和做法询问过许多第一线的老师:搞教育需不需要懂得教育规律?相当多的教师也认为搞目前这种模式的教育并不需要懂得教育规律,只需要多上课、多补课、多练习、多逼学生就可。

     事实上,就目前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追求而言,不仅教师不需要懂教育规律就能搞教育,而且推而广之,那些担负教育管理的各级人员如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务主任、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甚至校长,也都不需要懂得教育规律就能抓教育、管教育,因为对这些教育管理者而言,只要在教育管理中做到或尽力支持教师做到多上课、多补课、多练习、多逼学生就可。

     初级中学如此,普通高中呢?普通高中的情况显然复杂些。但是基本情形也差不多,不过除了与初中一样的多上课、多补课、多练习、多逼学生外,教师还要会猜题、押题。

      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只要多上课、多补课、多练习、多逼学生,高中再加上个教师会猜题押题就行了呢?也不是,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学生的潜能。这就是为什么以往升学率高的学校也十分重视争夺优质生源的重要原因。实际上,一般情形下升学率是由生源质量与教师抓得紧(高中还加上教师会猜题押题)共同决定的。但这与教师是否懂教育规律和遵循教育规律没有关系。

     搞教育并不需要教师或校长懂得教育规律,这是应试教育特有的现象,但这一现象常被人们忽视。搞教育不需懂教育这一现象又确实令人深思:不需要懂教育规律就能搞的教育是教育吗?这样的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吗?是能够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或接班人的教育吗?

 

欢迎登陆《校长》杂志全球官网http://www.xiaozhangchin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