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挑战在即

(2010-01-08 08:29:00)
标签:

数字时代

土著

儿童

协调者

高中老师

教育

分类: 《校长》看点
挑战在即

文/张 妮

2009年9月份的一个周末,我们几位同学和一个美国家庭去纽约的一个公园烧烤,一个10岁的孩子拿着他的GPS(全球定位系统)自告奋勇地充当起大家的路导。看他娴熟地操控着手中设备,胸有成竹地为我们指引方向,脑海中又闪过那个形象的词汇:数字化儿童。

简单地定义,数字化儿童就是那些出生在数字化时代,伴随着高科技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孩子。也有人将他们与发达国家上世纪80年代之后出生、现已长大成人的群体统称为数字化土著,而相对应地把出生、成长于前数字时代的人统称为数字化移民。

对于数字化儿童来说,使用电脑就好像呼吸一样自然,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超文本、即时回复、多重互动等新媒体的特性,使他们具有同时接收和处理多种信息流的能力。同时也有研究表明,数字化儿童的大脑认知结构已经发生变化,他们的大脑对信息进行重组、过滤和记忆的内容比过去要少。

的确如此,有位典型的数字化土著就把自己处理信息的过程形容为“吞吃、消化和排泄”。面对他们,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受到挑战。

挑战的很大一个方面在于,数字化儿童的绝大多数教育者都是数字化移民,对于数字化、高科技,他们或多或少都正在经历着较为艰难的学习、适应过程,与数字时代尚处于磨合期。他们如何借助新技术的力量教育、指导使用电脑如呼吸般自然的数字化儿童,这无疑是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的新课题。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两门教育学院的课程,都是关于教育科技的,班上一半的同学都是附近幼儿园到高中系统的学校老师。其中一位已经年近50岁,是一位高中老师,快要退休的年纪还孜孜不倦地往返于校园,每堂课都非常认真地记笔记。没有用过Facebook的他也因为课程关系创建了自己的帐户,探索着各项功能;从没写过博客的他也因为作业要求开设了自己的第一个博客,并且在自己班上尝试用博客和学生沟通。

数字化时代,老师需要扮演怎样的角色?给我们上课的老教授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学生就好比一盏灯,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帮其接上“电源”,即指导学生能借助科技思考、解决问题。老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逐渐淡化,而更多的是扮演教练与协调者的角色,培养学生搜集、辨别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帮他们接上电源!这听起来似乎很新鲜。

然而,我们面对的挑战比想象中的更深远。教育,已经被构成数字时代的0和1这两个数字彻底改变。

每一位教育者,都将亲历一段前所未有的经历和体验。

我们希望,在这里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未来世界”有益的“方向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