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作文写作研究”实施方案
(2014-11-11 13:20:08)
标签:
教育 |
分类: 小课题 |
“小学三年级语文作文写作研究”实施方案
禹城市辛店镇田刘小学 马仁达
一、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寻找导致小学三年级学生不会写作文、害怕写作文的原因。小学三年级是作文习作的初始年级,没有接触过作文写作是学生害怕写作的根本原因,如何克服学生对初次习作的畏惧心理为本研究内容的重中之重。
2.探索如何促进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身边的人和事,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学生不会写作文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学生不能仔细观察周围的坏境,从而造成无话可写的处境。
3.如何通过系统的阅读训练、阅读指导,让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提高作文能力。该阶段学生由于刚接触作文写作,语言不够通畅,略显稚嫩,所以加强系统的阅读训练与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二、本课题研究背景、意义与价值
三年级是学生时期作文的起始年级,存在着学生害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的现象,纵观多年的语文作文指导教育方法,我们对作文教学的研究同阅读教学相比显得尤为欠缺,尤其是启蒙作文的指导。因此,本课题在充分调查三年级写作现状的前提下,能为学生喜欢写作文、会写作文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法和途径。
三、本课题的研究步骤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
查找搜集关于本课题的理论,制定研究方案。
1.
2.
3.
二、实施阶段(2015年2月—2015年4月)
结合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实施课题研究。
1.
2.
三、 反思阶段(2015年5月)
本阶段为本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将进一步深化小课题研究深度。
1.
2.
3.
四、 总结阶段(2015年6月)
根据前三阶段的进程,总结本课题,形成最终调研报告。
1.各组内成员单独进行总结提炼,并对实验成果进行综合分析
2.各成员协作总结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组内研究讨论得出本课题研究的最终实践报告。组内各成员经过讨论分析,于6月底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研究总报告),并将其上传至博客。
全部阶段结束后,回顾梳理本课题全部材料,并将总结得出的理论进一步实际化,使其在将来能够顺利运用在教学中。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
在课题研究开始的一两个月展开,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对学生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学生害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的原因
2.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教师前辈们关于小学三年级学生作文指导策略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3.经验总结法。
本研究方法在每个阶段最后实施,根本在于对本阶段的总结与反思。经过各阶段的研究后,通过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四、本课题预期的研究成效和成果呈现方式”
【一】研究成效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期成效为:学生不再畏惧写作文,虽然语言、布局仍显稚嫩,时有病句出现,但孩子能够将生活的细节描述具体;实施生活作文教学后,学生敢说真话,能够抒发真情实感;学生能够在写作中体会生活,学习与生活的发展更加和谐完美。
【二】研究成果呈现方式
针对本小课题研究的特点,研究成果的最终展现方式将以研究感悟的方式呈现。
五、本课题研究成员
1、主持人:马仁达
2、研究人员:李俊杰
2014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