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要注重课堂语言,不能小看教师的课堂语言。教师课堂上的语言是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富有趣味、感染力的教师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教学的效率。那么在课堂上我们的语言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是课堂语言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不要出现错误、要准确无误。规范要说普通话,要通俗易懂、一听就明白。往往我们在听课的时候常常会发现有的教师的课堂语言病句多、用词不当,这样长此以往,就会给学生造成错觉,以至于影响学生的语言素养。所以,我们要注重课堂语言的准确和规范。
二是课堂语言要具有感染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感染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教学信息的载体,也是传递情感的媒介,还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语言的感染力。主要体现在:一要生动、有趣。生动有趣的语言可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深奥的知识明朗化,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取得的效果更是不同凡响。据说陈景润的老师曾经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这句话产生了神奇的力量,激励着陈景润开始摘取皇冠明珠的万里长征,他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终于创造了数学的辉煌,可见,生动形象的语言是多么的富有魅力呀!二要有美感。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应当有文采的,教师的语言更应如此。教师的语言要思想深刻,富于哲理。要讲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张弛有度,要富有韵律美。只有这样,才能把课讲得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文采斐然,才能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三是课堂语言要精炼。
课堂语言的精炼和简约是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但是现在老师们往往课堂语言比较琐碎,主要是老师不放心自己的学生,怕学生听不明白,反复地说,其实这样反而既浪费了时间而且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我们精炼语言,清晰简明,抓住重点,不拖泥带水,深入浅出,一环扣一环,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易于掌握,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是课堂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要求教师的语言具有启发性,要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使用循循善诱、发人深省的语言。要乐于提问和善于提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觉地发现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是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师的课堂语言还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说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语言干净利落,重要的话不冗长,要抓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这样,学生才能很快地、自然地接收到教师的信息,引起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总之,教师的课堂语言很重要,是与学生产生共鸣的载体,我们要注重课堂语言的锤炼,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融入学生之中,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学生喜欢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