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大多研究和强调的是怎样提高课堂效率,课外作业作为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作用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对本校部分学生的英语课外作业做了调查,发现学生课外作业方面的问题表现为:
1、重机械操练,轻实际应用。
2、重课本巩固,轻课外阅读。
3、重统一任务,轻自主选择。
4、重书面作业,轻口头作业。
可见,传统的课外作业观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这种作业体系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忽视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因而产生作业抄袭现象和不完成作业现象,失去了课外作业应有的教育意义。这无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另外,我们的课外作业还存在着注重作业程式化、规范化的倾向。因此,课外作业的有效性研究迫在眉睫.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对课外作业设计方案的研究,有利于把书本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形成实际操作技能,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对课外作业有效性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培养他们主动积极地探究新知、搜索处理信息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对课外作业设计及有效性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使教师对新课改下课外作业的设计及其有效性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构建更加科学的课外作业布置体系。
总之,对新型的课外作业设计形式与有效性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投身社会、关心他人的思想意识,从而不仅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使学生的自主精神、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得到明显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课外作业:指教师布置给学生课外完成的有关英语语言训练和运用的一切活动,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指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在实施某种方案之前所采取的探究式的计划或过程。
课外作业设计有效性:是指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能自愿自觉地完成,教师对作业后的各种结果进行测量的系统过程,其目的是对学生语言和行为的变化给予价值判断,为学生以后的自主探究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四.课题研究方向:
结合学生的实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课题实验:
作业形式的设计
通过对初中英语课外作业有效性现状的调查研究,改进作业形式的设计,再不能局限于“抄抄写写”“读读练练“的旧形式,我们的作业设计需要开放的思路,使课外作业真正融入生活,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改进作业评价的方式
《英语新课标》指出要“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正确、科学地评价和批改作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改进作业评价的方式,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要多使用富有创造性的评价,以激发学生更好的完成课外作业。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以前:学习相关理论,搜寻各项资料,借鉴成功经验,提出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课题实施初期,比照新课程标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课外作业设计及评价现状,
了解学生心声,制定具体改革措施。
3、行动研究法:将具体改革措施应用于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课外作业的评价,不断完善操作步骤,寻求最有效的方案与策略.
4、案例研究法:
课题研究中期,收集和积累典型的课外作业案例。探索中学英语有效课外作业设计及评价的具体方法。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的评估与结题阶段,通过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开题报告、调查报告、优秀论文、典型教学设计和结题报告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