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CALL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16 20:14:14)
标签:

教学论文

教育

      CALL应用于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进,更重要的是它对教和学都有较好的辅助效果。当然,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教学并非是常规教学的全部,也不是每课都适宜使用,如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根据教学目标来更有效地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使之为教学服务,打造出高效的英语课堂还有待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一、不能用多CALL代替教师上课。
       现在有些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过于面面俱到,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教师几乎不用开口,只需按动鼠标或是空格键,自有计算机给学生授课,甚至导致整节课下来计算机代替教师讲话。其实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许多作用是多媒体所不可取代的。比如,师生之间每天的Daily Talk能让学生把学到的语言知识加以运用,培养他们的听说和交际能力,把新旧知识在看似随意的谈话中整合起来,融会贯通,这就是计算机所不可替代的。如果一味地追求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把本来应该由教师讲述的内容都交给计算机去演示,师生之间就会失去交流和互动,学生就会像电影院的观众一样坐看教师播放媒体,这样的教学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应该看到,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要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信息交流、反馈来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帮助教师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如果盲目地依赖于计算机,只注重人机的对话,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本末倒置,让自己变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放映员”,那么就会使课堂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单向的信息系统,这样使用多媒体对教学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二、不要过多地使用多媒体。
      在一堂课中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教学的需要。上课时使用多媒体当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兴趣。但如果不管有无必要都使用多媒体,或是把原本可以简单的媒体添加了许多花哨的东西,实际上是分散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干扰了教学信息向学生的传递,减少了学生在课堂上语言训练的时间,学生对语言素材的获取量相当有限。过多地使用多媒体,会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禁锢。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必须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用英语进行大量的交流,才能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计算机软件只能被放在辅助的地位上,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教师应把多媒体软件放在被支配的地位,作为自己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而不能为了使用多媒体而教学。是否使用多媒体,应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教师应按照自己教学的需要,设计适合自己的课件,把自己的教育理念体现出来,让学生易于接受。设计课件的目的是要深入浅出的演示教学内容,不要搞得花里胡哨、“枝叶”繁杂,结果学生看的时候觉得新鲜有趣,看完了却没学到东西。实践证明长时间、大容量的使用多媒体,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学生在长时间观看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和心理疲劳,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难以保持,甚至产生厌倦心理。总之,使用多媒体,是为了给语言学习提供一个仿真的语境,让学生一目了然,减少教师解释说明的时间,把时间留给学生去操练,是为了让课堂“活”起来。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资源是丰富的,前景是广阔的,这就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终身学习。一本教科书和一本教学参考书的教学资源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同时,还应成为课程探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同时教师本身也是学习。作为英语教师笔者一定会在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今天,跟上时代的步伐,运用CALL创设高效的英语课堂。
      著名的外语教学专家H. S Chuman 说过:“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识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情感、认知、技能三维目标相辅相成,成“三足鼎立”之态。英语课程标准更是把情感目标放在了首位,并在第三部分的“内容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作了具体要求: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教育之悟
后一篇:教学心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