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促教的心得感悟
(2015-10-20 15:26:58)
标签:
杂谈 |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同时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观念。我国的传统教育是以“师道尊严”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作用是知识传承;在科学知识迅速发展的今天,新课程倡导“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才能适应今后人类发展的需求,教师作为“科学文化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因此教师必须从内心深处溶于新课程理念上,而不是从形式上转换,要彻底转变自己的角色观念,应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既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教师要想完成知识传递者的任务,必须精通业务,对所教学科和教学活动,带有饱满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觉地学习。
第二,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在科技知识不断更新的年代里知识量多且发展快,能力的培养显现出它的重要性了,因此需要教师观念更新,重新认识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责任。今天教师的责任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学习,告诉他们怎样和在什么地方找到答案,而不只是将知识填鸭式灌输给他们。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化了,不能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需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第三,教师可适度筛选整理课程资源。对既定的内容而言,教师对使用的教科书进行自我使用规划,做出相应的“裁减”可以从学校的实情进行取舍、增删,从“教教科书”到“用教科书”的方向转变。同时,也可以围绕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走出教材,从身边的知识学起。
例如这堂课的使用教材:宁教厅审定初二年级信息技术第2册(下),知识背景:学生已经学习过Word及PowerPoint软件,若教师讲学生练习,易造成学生眼高手低,看似会其实不然,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课程:这节课是EXCEL电子表格第二节《工作表中输入数据》一部分内容将其重新组合,重点在学习输入文本型数据。
第四,有效地把握三维教学目标。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杜绝“高分低能、有才无德”的现象,要“以发展为本”作为教学的新理念,培养学生能够适应今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三维教学目标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明确提出三维目标,它是一个整体,彼此之间相互联系,融为一体。知识与技能是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培养的目标,过程与方法是学生学习环境的交往与体验,同时也是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体现要把思维的时空交给学生,强调学生在自主的建构中把握知识的生成过程,然后再运用知识去自主解决问题。它能注重学习主体的初中和体验,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方法,对教学过程有正确的引导,有利于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
教学伊始,将目标明确地告诉学生,将有助于指引学生的学习,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上。
通过“做中学”将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的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以自主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筋”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感悟至发现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空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学生所获取的知识不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生动、丰富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和充分发展。“动手做”教师应给学生几种机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相互交流的相会;给学生在表述中所暴露的“思维漏洞”时进行有效地矫正的机会,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引导学生放开说,还要给学生阐述自己结论的机会及辩论的机会。
学生的主动参与,会使学习变成一种自发、自觉的过程,教学就会转化成有意义和令人兴奋的事情,不单是认知成分的参与,还要包含价值、情绪的色彩,促进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想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