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战告捷
(2021-04-12 02:44:41)
标签:
美国it加班杂谈 |
分类: 办公室的故事 |
从2月中,我组建的开发团队陆续报到,大家从头学用新的开发工具,学习各种东西。麦克要求4月就要把前两个部分开发出来,进入试运行。这对于5个开发组长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一再跟领导说,做不到。可是,只要我们不答应,就被逼着不断开会,要求列出做不到的理由,再讨论怎样做可以克服这些困难。
作为所谓的项目总技术负责人,我夹在中间,两头为难。只能两边抹稀泥,劝说领导们接受我们把项目分成几个部分,MVP,分阶段发布。另一边劝几个技术领导,先做出些简单的东西,放上去试运行,让领导们面子上好看些。然后,又开始不断开会,给各组分任务。大家都精着呢,挑活干,经常在会上争论。我只要看到情况不妙,就赶紧叫领导加入会议,让领导做裁决,把任务压下去。
1月份忙面试招人,2月份忙项目的分配和设计讨论等。到了3月,各组开始做具体工作。我就把精力投入到了自己的小组。我做事从来是说到做到,既然答应了发布日期,就要努力实现。以前朝九晚五的悠闲日子,没有了。每天工作10个小时。要管理10个开发人员,给他们分派任务,回答各种问题,每个人遇到困难,都来找我,我要指导他们。每天,光应付各种领导和10个手下,
我就忙得团团转,根本没有时间自己做开发。只有周末,没人打扰时,才能静下心来,做自己的开发工作。
IT工作的性质,就是要不断解决问题。每天面对各种问题,连睡觉时,都在考虑。有一天,我半梦半醒之间,突然想通了一个技术问题。兴奋的跳起来,给正在印度上班的组员连线,让他们做。然后,再回来接着睡觉。为了与印度组员讨论问题,我起床时间越来越早。以前睡到8点半,现在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醒了,脑子里想一天要干的事。然后起床,跟在印度的3个组员分别开会,检查他们的进度,回答问题,布置他们第二天的任务。
我的10个组员,都是印度人,7个在美国,3个在印度,虽然都是按照高级软件开发员招的,但水平参差不齐。让我吃惊的是印度当地招的3个人,技术很好,甚至比美国国内招到的大部分印度人都强,而费用只是美国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看来印度这几年的软件开发水平,提升非常快。因为有时差,两国的组员相当于是一天两班倒。如果安排得当,对加快开发速度,很有帮助。
7个在美国招的印度人,只有2个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用得顺手。其他几个6年左右工作经验的,大都不能独立工作,老要问我问题,需要我的指导。其中有两个明显不行。最差的一个,面试回答问题时,特别好,我以为招到了潜力股。谁知道他思维有问题,真干起活儿来,总不对劲儿。领导们早有经验,不到一个月,就让我们各小组报组员排名,随时把不合格的合同工解聘。我心软,想多给几个年轻人学习的机会,顶着不肯解聘干不出活儿的组员。可是,任务压得太重,要交活儿时,他们干不出来,我只能让能干的在印度的组员替他们干,这样对印度组员非常不公平,我不可能长期这样做。所有,我4月初,跟经理说,我需要替换2个人。请他开始招聘程序,等我们找到替换人员时,再解聘这两人。
发布日定在4月8日,我带着组员,加班加点,总算按时发布了。还需要做很多后续工作,才能开始试运行。5个小组里,只有我们组按时发布。要说客观情况,另外4个技术领导的孩子都小,家里事情多。只有我不用管孩子,每天有很多时间和精力工作。昊昊看我工作忙,还主动帮我做家务。主观上讲,我这人太好强,讲信用,答应了的事,就会尽力去做。发布后的第二天,我写邮件,感谢帮助我们的几个外组人,另一封邮件把本组的每个人的贡献夸了一遍。大家在各地,平时见不到面,我不能光用人家,还要鼓励,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合同工流动性大,要留住有本事的人,不容易。
美国的工作强度,介于欧洲和中国之间。我们很少需要象国内IT人一样,加那么多班。但今年注定要忙碌,总算开头不错,后面还有好几个任务,我一点头绪都没有,要一个一个的啃硬骨头。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我头顶的头发都掉光了。吓死我了!现在,我经常给自己减压,不能长期这么劳累,差不多就行了。哎呀,说是这么说,可每天醒来,就一堆问题等着,真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这个周末彻底休息,不加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