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在企业工作的困境
(2018-10-13 23:04:04)
标签:
美国留学博士硕士it |
分类: 办公室的故事 |
哈佛本科,斯坦福博士的白人老斯跟我一起工作快一年了。之前写过他的问题,新职位的挑战(下)领导哈佛毕业生。现在有更深刻的体会。一位网友问了我两次,孩子到美国留学读IT,是应
该读硕士,还是读博士?我为他写下此文。
名校博士老斯,明显是做学问的人。喜欢新技术,喜欢钻研。但他做出来的东西,不够严谨,不适合企业使用。
比如,我忙不过来,转给他一个项目。他拿到我写的程序,很快建议,把两个类似的解析器合并成一个。我不同意,因为是面向两个不同服务的解析器,分开了更容易维护,减少错误的几率。我是典型的工程师思维,尽量用简单,直接的方法,实现功能。而老斯是学者的思维,要新,要技巧,要比别人高明。人类需要学者们推动生产力进步,而企业却需要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因此,传统企业不适合学者们。
有位朋友在曼哈顿的银行做IT。他的部门新招了一个名校博士生。这位博士非常聪明,编程速度快,出错也不多。可是,他太爱炫技了。喜欢把复杂的逻辑,用一行代码写出来。里面各种符号和转折,别人很难看懂他的程序。不久,经理就找他谈话,要求他改变风格,因为程序需要维护,只有他一人能看懂的程序,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他不改变,就只能让他走人了。
美国IT人员工作的企业,是金字塔型。
顶尖的到高科技公司,高新软件公司。这类公司的工资最高,需要非常聪明的人来创新和开发。最吸引名校学霸们。对学者型人才的忍耐度,也相对最高。
其次是华尔街银行金融类公司。工资高,压力大。这些公司招收一些博士,但更多的是名校本科或
硕士毕业生。只要人聪明,好强,精力充沛,企业更愿意在一张白纸上,刻划出自己需要的人才。并且趁着年轻,压榨出最多的能量。学者如果不能迅速的,低风险的把学问转换成钱。银行家们是不会养着他的。
众多的生产或服务型公司,工资水平不高,一般招不到名校高材生。除了研发等少数高薪岗位,绝大多数岗位,本科生就能够胜任了,因此,企业不愿意花更多的钱,雇佣博士生。需求少,是博士生在美国不好找工作的原因。
现在美国的失业率低,很多地方招不到人,只能多花钱,哪怕是博士,也招进来。到经济低潮期,企业裁人时,首先裁掉的肯定是工资高又不能提供更高价值的博士。因此,在企业里,博士们需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为企业创造更高价值。眼高手低,不能出活儿的博士,就是待宰的羔羊。
印度人特别会踩乎人。小小印度测试生,因为老斯的软件反复有错,增加了他测试的工作量,到处抱怨,弄得上上下下人尽皆知。小印度合同工,因为半夜给老斯的软件做升级,失败后需要更多的晚间工作,也是怨声载道。新来的经理老欧,对老斯的印象极坏。我替老斯说好话,希望经理能利用老斯的创新和钻研精神,让他去做一些研究。老欧直接拒绝,说不能信任老斯。我心里很同情老斯,可是帮不上他。
美国本地人,读博士的不多。我家双胞胎,晨晨是复合型人才,肯定不会读博士,大学毕业就会去工作。昊昊的情商低,善于钻研,他如果真心喜欢做学问,有可能读博士,然后进入大学或研究机构。挣钱不是很多,却干着自己喜欢的事。
中国的情况似乎不同,很多企业和岗位招收博士。国内的博士相对容易拿到学位,可能培养出来的学术气,少一些,比较容易适应企业文化。现在,很多留学生来美国读博士。我觉得决定前,需要慎重。美国的博士不容易拿,不少学生需要5,6年时间,甚至拿不到。毕业后,博士在美国不容易找工作。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留学拿个硕士学位,更实惠些。
前一篇:美国普通大学生的毕业生活
后一篇:去保加利亚参加数学比赛(比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