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边款雅趣多 标签:西泠印社 天津鼓楼北街 孙书元 印章 篆刻 边款

标签:
西泠印社天津鼓楼北街孙书元印章篆刻边款杂谈 |
分类: 文 |
http://s9/bmiddle/640ca52at7897ce6473e8&690
http://s4/bmiddle/640ca52atb5ee1044b803&690
http://s4/bmiddle/640ca52atb5ee10c43bc3&690
欣赏篆刻,再细品篆文,会发现小小的方寸之地里边包容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陈豫钟在另一印侧的边款中说:“书法以险绝为上乘,治印亦然,要必既得平正者方可趣之。盖以平正守法,险绝取势,法既然,自能错综变化而绝矣。”
其中还刊记着很多艺友之间的艺术交流与生活雅事,如清代董洵在“悠然见南山”一印的边款就有求法问道的记述:“小荃工绘事,又善工篆刻,暇日尝从余问刀法,因作此为赠,仿丁钝丁式也。嘉庆四年秋七月,小池于邗口记,时年六十。”黟山派鼻祖黄士陵有一“山农”印,是因为久向朋友求画不得,刻印促之,其款道:“山农兄许我画稿,久不与,作此促之。”读后颇感亲切。
近代篆刻大师吴昌硕一生留下大量印存,并刻了大量边款,内容无所不包。他有一印“画农”,是为清末画家任伯年所作,从款中看到他对任伯年的高度评价:“伯年先生画得奇趣,求画者踵接,无片日暇,改号画奴,善自比也。苦铁铭之曰:画水风雷起,画石变相鬼,人或非之,而画奴不耻,惜哉,世无肃颖也。光绪丙戌冬十一月薄游沪上。”
吴昌硕当时已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了,但他一直保持着平常人的心态和平和的生活情趣。他在一方“小名乡阿姐”的印中刻款道:“老缶小名乡阿姐,幼时族中父老尝呼之以嬉,今不复闻矣,追忆刻此。乙卯冬,年七十有二。”
原西泠印社社长、篆刻大师沙孟海先生是吴昌硕弟子,1962年为怀念乃师,曾刻一印“聋虫”,其款道:“缶庐老人病重听,尝课余刻聋虫二字。余试为之,未果。老人因中风谢世,今余亦有斯疾,再刻此二字自用,其无成,真聋虫耳。壬寅十一月孟海。”
遍览历代大师边款,我们可以从中集合出一部篆刻史和无数的文人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