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代越窑秘色瓷莲花底观世音菩萨跏趺坐像】我的情怀之宋越青瓷

(2016-11-09 18:44:12)
标签:

佛学

收藏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宋代瓷器

文:书康居士 2016/11/9 西安

顶礼释迦牟尼佛!顶礼观世音菩萨!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普愿尽法界。沉溺诸有情。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南无阿弥陀佛!本人信仰佛教,以此文开头,以示对佛菩萨的敬仰与虔诚!请各网友体谅!

http://s16/mw690/001PB0hUzy76hAK69314f&690

【藏艺轩藏品】宋代越窑秘色瓷莲花底观世音菩萨跏趺坐像。整体看,不论菩萨的塑造工艺,装饰的刻划技艺,还是釉色,神态,都堪称精品。
儒雅盛唐大宋,文人墨客济集,儒士雅客辈出!越窑青瓷温润如玉,釉面青碧,晶莹润泽,如宁静的湖水一般,清澈碧绿,引无数文人雅士的喜爱,许多文人纷纷吟赋作诗来赞美越窑。如顾况的“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孟郊的“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施肩吾的“越碗初盛蜀茗新”;许浑的“越瓯秋水澄”;郑谷的“茶新换越瓯”;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徐夤的"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宋代彭汝砺“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等等......枚不胜举,反映了越窑瓷的釉色特点。或碧玉般晶莹,或嫩荷般透翠,或层峦叠翠般舒目,可见越窑瓷器是多么惹人爱啊!
http://s16/mw690/001PB0hUzy76hAKccph8f&690【藏艺轩藏品】宋代越窑秘色瓷莲花底观世音菩萨跏趺坐像。菩萨的手势,不知为何法相,有高人敬请指教。菩萨的双手栩栩如生,非常之灵动。塑造的清清楚楚不含糊,可见技艺之精妙。
越窑瓷器,前世今生,网上资料可谓铺天盖地,小编想凑个热闹发表大论都感觉自己之渺小。自己既不是考古学家,也不是收藏大家,即便有点小心得,也不敢登大雅之堂搬文弄墨。于是乎,偏安一隅,自藏自乐,自学自悟。得一物,是缘份,藏一物,是情怀。此尊菩萨工艺精美,造型端庄祥和,只有宋代匠人才有此娴熟技艺;神态非常安详庄严,格物致知,隐约可见儒家思想的影子;釉色特征完全符合越窑青瓷体系中的“秘色瓷”,是越窑青瓷系列中的精品,非常之珍贵。
http://s3/mw690/001PB0hUzy76hAKt4ZQc2&690
【藏艺轩藏品】宋代越窑秘色瓷莲花底观世音菩萨跏趺坐像。观音造像,开脸极为端庄隽美,面相十分慈祥,凤眼翎眉,头饰发簪高耸,胸挂佩饰,衣饰华贵飘逸,双手十指自然苏展置于腹前,端坐于莲花台上。毫不夸张地说,本尊观世音菩萨坐像精美至极,极为赏心悦目矣。
“越瓷”名扬四海。绍兴、上虞一带是中国越瓷的发源地。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有“龙窑”数百座,烧出的产品有釉陶和印纹陶,这便是“越瓷”前身。越瓷始于汉,盛于唐,特别在唐朝的中后期,瓷器烧制的技艺已达到了纯熟的程度。那时,由于创造了将肧体盛于匣钵之中与火分离的操作法,从而使产品器形端正,肧胎减薄,胎质细腻,釉色晶莹。其中尤以“秘色窑瓷器”(青瓷)最为著称。

http://s16/mw690/001PB0hUzy76hAKimHddf&690

【藏艺轩藏品】宋代越窑秘色瓷莲花底观世音菩萨跏趺坐像。菩萨右侧全图,左右耳孔与底部气孔相通。

网络资料:越窑青瓷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考古调查证明,它的主要产地是在浙江省的宁绍地区。(即唐代明州慈溪县上林湖,五代时划归越州,唐代亦称越州)是中国主要的青瓷发源地。在这片古窑厂中,保留着丰厚的陶瓷遗存。当时的陶瓷不但坚固耐用,而且质量较高,有耐酸碱,盛食不变味,易洗涤等特点。瓷器表面细腻光滑,滋润似玉,呈半透明色,极富美感。因此,六朝时期有“陶瓷时代”的美誉。东汉后期,烧制青瓷的技术已基本成熟,在迅速发展和工艺长进的基础上,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青瓷的烧制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制瓷业的地域由南向北,几乎遍及全国。因此促使它不断发展,呈现丰富多彩、欣欣向荣的局面。
http://s13/mw690/001PB0hUzy76hAKnQBucc&690
【藏艺轩藏品】宋代越窑秘色瓷莲花底观世音菩萨跏趺坐像。俯视图可见塑造与刻划工艺堪称一流。

相对其他越窑产品而言,越窑秘色瓷的基本特征是,造型精致,多有纹饰浮雕,胎壁薄而均匀,湖水般淡黄绿色的瓷釉,玲珑得像冰,剔透得如玉,匀净幽雅。从釉色上看,其釉色莹润如玉,釉面细腻光滑,施釉均匀,从菩萨造型和制工来看。一方面,开脸端正,五官清新,高耸发簪、衣饰佩物、以及莲花座纹饰特征等,可以看出,该观音菩萨造像总体风格,正是晚唐后,尤其是五代及北宋初期时期的风格;另一方面,从制工上看,纹饰皆为刻胎所致,尤其是以条纹刻为主要装饰手段(类似素描的笔法),纹路清晰流畅,每一笔都是一气呵成,塑工与划工都非常娴熟,尤其是手指塑造的栩栩如生,衣襟飘逸自然,且有动感,一点不含糊!

http://s2/mw690/001PB0hUzy76hAKTl1Da1&690【藏艺轩藏品】宋代越窑秘色瓷莲花底观世音菩萨跏趺坐像。菩萨像左侧全图,衣襟飘逸,手指灵动,轮廓清晰。

越窑瓷器之所以著称于世,是因为她不但釉色类玉、类冰,而且造型高超精湛,雕塑精美、器物众多千瓷百态,深受国内外人们所喜爱和珍视。越窑瓷器从东汉创造成熟瓷器以来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代、直至唐、宋近千年繁盛不衰,唐、宋时期已形成一个庞大制瓷系统,据有关史料,吴越王时期还专设了官窑“秘色窑”,秘色窑在民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青绿美丽的釉色、精致的造型,奔放的线划花纹,被称为青瓷中的精品为世人所珍视。促使越瓷大发展,不但是国内需求量增大,而且是越窑瓷器的大量对外输出国外。越窑青瓷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
http://s10/mw690/001PB0hUzy76hAL1eit59&690 【藏艺轩藏品】宋代越窑秘色瓷莲花底观世音菩萨跏趺坐像。背部全图,整尊菩萨没有开片,釉色清润如玉,端坐笔挺,气势泰然。

整体而言,本尊观音菩萨造像,其无论釉色还是制工以及菩萨形态,均可断其为秘色瓷,且为秘瓷中的一件罕见至美精品。以小编之有限眼界耳闻所及,有见过工艺粗略,造型模糊不清的,却不曾见过比此尊更精美的宋越窑观世音菩萨。故其可谓十分难得,珍贵无比。能遇见此尊佛菩萨并虔心奉藏,实乃菩萨保佑,上天眷顾,是缘份,幸甚矣!殊胜矣!
http://s1/mw690/001PB0hUzy76hAKHd6M20&690
【藏艺轩藏品】宋代越窑秘色瓷莲花底观世音菩萨跏趺坐像。底无釉,胎质细腻,有火石红且红斑自然,包浆十分老道,凸显年份耄耋。

从网上资料整理前人与高人的观点,可见越窑历史渊远流长,六朝青瓷的造型,一般说来比较单纯而相对稳定,变化不是太大,样式也不算太多。早期的瓷器因袭两汉旧制,显得拙朴规整,淳厚稳重,只有西晋青瓷造形丰富,承前启后,艺术性又特别强,设计方面做到了在实用的条件下适当注意美观大方。总体感觉清新典雅、柔和轻巧。到了唐代,各个艺术门类都得到了高度的发展。越窑青瓷在唐代辉煌璀璨文化的影响下,又有了突出的成就。唐代的“秘色瓷”是越窑的代表作品。隋唐五代的越窑可以说是一个大发展的时期,窑场扩大、作坊激增。仅上虞县就有28处。官府设立贡窑,其产品地位空前提高,大大促进了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并跻身于社会上层的生活领域。也由于越窑产品与金银、宝器、丝绸、珍品并列,使越窑成为全国六大青瓷名窑之首。

越窑瓷器不愧为中华名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