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纪律“六要”“六不要”
(2013-10-01 15:43:43)
标签:
班级管理班主任学生教育 |
分类: 班主任 |
课堂纪律“六要”“六不要”
六要
1)课前要帮助老师擦净黑板;
2)课前要备好课本学习资料;
3)上课前要起立向老师致敬;
4)课上要认真听讲勤记笔记;
5)课间休息要轻声慢步礼让;
6)课后要整理桌椅关闭电灯。
中小学生课堂纪律
一、课前准备
1、三分钟预备铃响后,学生必须迅速进入教室,将书本、笔记,文具放置桌面,安静地端坐在各自的座位上。
2、值日生必须在三分钟铃响前将黑板擦干净,科代表将作业本及时发给学生。
3、班委须在三分钟铃响后,检查学生课前准备的情况,维持好班上秩序,检查班级出勤人数,点好名。
4、上音乐、体育、实验课需离开教室的,有关班委必须在前一节下课时通知同学带齐必需晶,到指定地点,安静等待上课。
二、上课
1、上课铃响后,教师进入教室,班长喊“起立”,全体同学应整齐地起立,师生互相致礼后坐下,课堂应保持安静,全体同学应认真听老师讲课。
2、上课时,所有同学不准随意讲话,走动,更不准擅自离开教室,以保证课堂纪律。
3、如需向老师提问题,应先举手征得老师同意后方可起立发问,请求老师解答问题。
4、迟到的同学应在教室门口喊“报告”,待老师同意后,方能进入教室。遇到特殊情况需中途早退者,亦应取得老师同意后,方能离开教室。
三、自习课
凡课程表安排的自习课或因特殊原因临时改为自习课的,全体同学应按上课纪律要求来执行。在不影响他人自习和保持教室安静的前提下,经值周班委同意后,允许个别同学之间相互请教问题(如有老师下班辅导, 应征得老师同意)。对于自习课无故迟到、早退、旷课者均按“考勤制度”规定处理。
四、下课
下课铃响后老师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向老师敬礼后,应先让老师走,然后有秩序地离开教室。
五、特殊情况处理
1、对于破坏课堂纪律的学生,经老师提醒暗示批评后,仍不改正者,待下课后,由任课老师批评教育,并做好课堂违纪记录。
2、对于经常破坏课堂纪律,屡教不改,影响极坏的学生,任课老师应将情况汇总给班主任,由班委会讨论,提出处分意见,报德育处审批。
3、对随意闯入教室或在教室外严重影响教学的任何人,教师有权予以制止,劝告无效者,可协同保卫科和德育处把捣乱者扭送公安部门处理。
预防近视眼
一、
17、
18、
19、
二、
1、
2、
3、
1、
2、
3、
4、
1、
2、
1、
2、
3、
4、
5、
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提高遵守交通规则重要性的认识,重视交通安全。
二、要遵守行走规定,在街道上请走人行道,没有划分人行道要靠路边走;横过道路时,要从人行道线通过。不准钻跨护栏,没有人行道的街道,要对直通过,不要斜穿,要注意避让来往车辆,不要从车前车后或机动车临近时突然猛跑过马路。
三、放学要排路队,不要三五成群,拉手扶肩,横排并行,不准在马路上玩耍、踢球、做游戏,互相追逐、追车、扒车,拦车或抛物打车。
四、乘坐公共汽车应在停靠站点依次排队,待车停稳后先下后上,乘车中不要把头手伸出车外,不准向车外抛物。
五、骑自行车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集中精神,靠右行驶。不要骑快车,争道抢行,逆线行驶或在街道、公路上学骑自行车。严禁在市区骑自行车带人。未满十二岁的同学和严重残疾的人不准在道路上骑车。
“人人参加卫生环保”劳动细则
一、
1、1—2年级由班主任带队打扫本班教室,重点:门窗玻璃(科任协助)天花板灰尘(教室、走廊)、卫生死角。
2、3—6年级每班派出30人参加责任区劳动,其余的在本班教师内外劳动,要求如1—2年级教室。
二、
1、门窗玻璃:去灰尘、污渍;
2、楼梯墙壁:去污渍、墨汁;
3、楼板天花板:去蜘蛛网及灰尘:
4、栏杆:去灰尘;
5、花圃、花围:杂草、枯叶、杂物,清理干净:
6、 水沟:污水、杂物清理干净;
7、 教师办公桌,书橱内外由本人保洁;
8、 各室的卫生和仪器整理(由分管老师组织,每周二次)。
三、
1、工具自备(抹布、小桶等)每次用完自己保管,放置在自己课桌抽屉内不得乱丢乱放,以备下次使用。
2、注意安全,较高的地方教育学生不攀爬;
3、劳动完毕应清理场所,要洗手。不要顾此失彼,乱放垃圾。
4、原则上每周任务应完成,若时间不够,可放在下周继续清理。
四、
爱护公共卫生
1、天天坚持早晚两打扫。(早上重点清扫,下午全面打扫。周一上午要增派值日生到环境卫生区打扫)
2、桌椅门窗要定期擦干净,卫生工具要排齐。痰孟、洗手盆要天天清洗。
3、水沟阴沟要疏通,不留积水和垃圾。
4、人人要动手,积极消灭苍蝇和蚊子。
5、垃圾要倒在垃圾坑,不要边拿边撒,污染校园。
6、要经常注意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整齐、不在黑板、墙壁、地板上乱涂乱画。
7、打扫班级和环境时,要注意周围环境、邻近班级公共场所的卫生,不得损人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