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有感:唯直面死亡方真正成熟(QingmingFestival)

(2017-04-04 17:13:27)
标签:

清明节有感

生死之交

葬礼

人生

成熟

分类: 情感健康
清明有感:唯直面死亡方真正成熟(QingmingFestival)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一大半是我的学生。我注意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每当我发游记或图片帖时,总是点评如潮,而清明节我感怀故人的帖子,却应者寥寥。或许是他们的人生阅历尚浅,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缘故,真的不知道面对与死亡有关的话题时该当如何!只有一个学生私信说:老师,我们今天都在议论你的帖子,同学们看了感触颇深......

不止是还在读书的孩子们,即便有些成年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亦会不知所措,甚至退避三舍,怕沾上所谓的晦气。其实,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宿命,谁也逃脱不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死亡无非是生命阶段的终结,就像花枯了,叶落了,有何晦气可言?以“避晦”为借口不敢面对,要么是不懂“逝者为尊”的做人之道,要么是对人的生死尚未看透!

说到生与死,我想到“生死之交”一词。我理解, 它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指共同生死患难过的交情,还有一层引伸的意思是,在他人过世前后,对其本人和家人予以关爱,由此结下的情谊。当你面对非亲非故者的离世,在其生前给予力所能及的爱与助,在其逝后为之送行,你不但被逝者家人视为“生死之交”,在此过程中, 也升华了自己的人生观因为, 每参加过一次葬礼,必对人生有新的领悟,对名利情缘会看淡很多,人也变得成熟起来。可见,能否直面他人的死亡,开口相慰,伸手相助,临终相送,是检验一个人是否真正成熟的试金石

一个移民国外的同学告诉我,当她的儿子意外离世时,参加葬礼的不光有儿子学校熟悉和不熟悉的老师与同学,甚至还有平时不大往来的邻居。他们的陪伴和拥抱,给了她莫大的安慰和支持,令她感念终生。

同样,我也会永远铭记那些在我母亲治疗期间和去世后给予慰问、帮助、送行的亲朋好友的恩德!春日骤暖,菜花正黄。值此清明之际,再次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你们永远是我的生死之交!

清明有感:唯直面死亡方真正成熟(QingmingFestival)                                    最后的油菜花田(摄于2017.4.3.上海中环华夏路金科路一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