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北京盆柿在上海(Beijing's Persimmon at my Home)

标签:
北京磨盘柿北京同学北京高校北京乡土北京雾霾 |
分类: 庭院内外 |
8年前,在京城做生意的大学同窗孙同学,给俺发运了棵北京磨盘柿树苗,让俺接接帝气。3年寒暑过后,这棵来自北京的小柿树,在上海第一次结出两只黄澄澄的大柿子。为了让柿树多见阳光,我将树从房屋东侧移到南面。由于事先没打招呼,小柿树老不高兴啦,愣是赌气两年不结果
咋办?赔不是呗,用实际行动!趁赴京开会之机,分别在清华、首师大等高等学府的校园花坛中,取了几包柿乡故土,飞回上海,培在树根部,并施以有机肥。嘿,天道酬勤。两度春秋后的2012年,一下子给俺结了18个金灿灿的大柿子!也许是小树生育过猛,或许是我打理过度,次年无果。今秋,倒是结了10只柿子,且成双成对
。
北京的磨盘柿乃中华名柿,比南方红柿个头大、甜 。金黄色的大柿子,挂在枝头十分养眼,当然也招鸟儿的喜欢。柿子一黄熟,最早尝鲜的,总是叽叽咕咕的白头翁鸟。前年的那些柿子,一直留到去年元旦才摘。吃惯嘴儿的白头翁,发现枝头空空,气得直叫:都到......哪儿......去啦?
磨盘柿产自北京房山境内,曾被明清皇帝封为御用贡品。柿形扁圆,腰部具有一圈明显缢痕,将果实分为上下两部分,形似磨盘。果实体大皮薄,无核多汁,平均果重约230克,最大可达500克、直径7厘米。果顶平或微凸,脐部微凹,果皮橙黄至橙红色,果肉淡黄色,适合生吃。脱涩硬柿清脆爽甜;脱涩软柿味甜如蜜,耐贮运,可存放至翌年三月份(百度百科)。
上周六(10月25日),
北京摄友发微信说,他们中华摄影家协会的高手们,一大早拎着长枪短炮,到京郊房山某村拍当地特产——北京磨盘柿。进村后,因雾霾太浓看不清柿子树,纳闷:都到...哪儿...去啦?(于是发微信逗他们:欲拍北京磨盘柿,请到上海俺这来)
同日,数十架飞往北京的国内国际航班,因雾霾导致能见度太低,机师们全懵了:明明有三个机场,都到...哪儿...去啦?(纷纷返航或降落周边机场。俄罗斯某班机硬是在华北上空盘旋了8大圈、两个半小时,终于守得霾开见月明,在熬尽最后一滴油前,平安降落首都机场)
今早听广播说,央视名嘴崔永元决定放弃北京,举家迁到上海,加盟上海东方电视台。个中缘由,想必与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提前辞、职举家回国的情形一样,不想一大早出门因找不到自己的车、看不清上班的路,摸不准“大裤衩”的门,而每每怒问:都到...哪儿...去啦?!
没准哪一天,诸位外地人去北京探亲访友、旅行公务,在茫茫雾霾中因找不到天安门、颐和园和城里的亲朋好友、办事机构,也会捂着鼻子流着眼泪连声发问:都到...哪儿...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