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在海拔5030米的冈巴拉忘却高反(YamdrokLake)

标签:
西藏羊卓雍错世界最高淡水湖乃钦康桑峰高原反应 |
分类: 神州行纪 |
我乘坐的大巴盘旋至冈巴拉山口,车上所有游客“哇”地叫起来:眼前赫然出现一汪碧蓝的大湖,这就是我们要来看的“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措,藏语含义是高处牧场碧玉般的湖。羊卓雍错湖面海拔4441米,据说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另两大圣湖为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措和最清澈的淡水湖玛旁雍措)。藏民将羊卓雍措喻为龙女化身和女护法神;藏传佛教则将羊卓雍措作为占卜达赖和班禅转世灵童的显圣道场。见到这群山雪岭环抱的一抹纯蓝,大家兴奋地看啊、照啊,完全忘却了这里已是海拔5030米的地方!难怪进藏达人说,绝大多数人即便入藏初期有高原反应,如果能挺过三五天,基本就没事了。
7.
我从小生长在海边,知道海水的颜色依天色而变。羊卓雍措湖水的颜色,也同样是随云的变化而定。天上无云时,湖水碧蓝养眼,多云时或灰或绿,阴天时深灰如铁。
8. 湖畔有几个住在附近的藏民,牵来牦牛和雪獒供游客拍照,每次10元。游客若在刻着“羊卓雍错”字样的巨石旁照相,也得向藏民缴费。颇有“此湖是我开,此石是我栽”的味道。钱的意识已被藏民迅速接受。在八廓街有个流着鼻涕的小女孩缠着我要钱,而无数成年藏民则在虔诚地转经。
9. 在湖边,一位女游客用石块垒了一座小玛尼堆。我注意到,羊湖滩上有许多这样的玛尼堆。
11. 羊卓雍错湖畔的藏民家多为两层楼,门口都插着五星红旗,房子的四角总是竖着“风马”经幡。据说,藏民的房子都是政府出钱盖的,规格差不多。当然也有大一些的,可能是富裕的藏民自己出了一部分钱。想想看,住在高原的湖景房里,整天面朝碧蓝的圣湖,沐浴在纯净的空气中和阳光下,喝着现挤的牦牛奶和烤羊肉,想不长寿都难。
12.
羊卓雍错湖畔有座水电站,依靠雅鲁藏布江与羊卓雍措湖之间高达800米的落差发电。湖畔有村落的地方,总能看到座落在在油菜花田间的小型变压站。
13. 湖畔草甸上的这些就不是油菜花啦,而是遍地的黄色小野花。这种大面积纯自然的湿地景观,在中国内地大中城市难得一见。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和湿地侵占,已到极其疯狂的程度,贪图土地财政的各级政府难辞其咎!我认为开发西部是个伪命题。这里如此幽美的自然风光,哪用得着你搞什么大开发?如此脆弱的生态环境,哪经得起你搞工业大开发?那不是祸国殃民、激化民族矛盾、造孽子孙后代么?!依我看,不开发,才是最好的“开发”!
15.
在湖畔,我见识了一种奇特的大型水鸟——黑颈鹤。导游说,这种鸟儿总是成双成对,对伴侣的忠诚度远超鸳鸯。其中一只鹤死了,另一只宁愿绝食而亡。仔细观察下,这些大水鸟果然出双入对。百度一下“羊卓雍错”便可了解其中的典故。
19.
20.
21.
23.
我们每人加付了100元,让司机拉我们到羊卓雍错湖附近的宁金杭沙雪山,看夏季的卡惹拉冰川。此山是被称西藏四大神山之一,最高处为海拔7191米的乃钦康桑峰。令我纳闷的是,去年夏天我游览的瑞士阿尔卑斯山铁力士峰和少女峰,海拔才三、四千米,可积雪厚度远远多于这座海拔7000多米的喜马拉雅雪峰。莫非是因为这里的日照和风远多于阿尔卑斯山?
24.
我奇怪的是,游客们在高海拔的雪山上拍照留念,似乎人人都没有高原反应,这里的雪峰和冰川景色在中东部地区哪里看得到?人们实在是太被这夏季奇幻的景象给迷住了!
25.
等待与游客合影的藏族小姑娘。背景可以看到,融化的雪水从高处汩汩流下来。
26.
云遮雾罩的乃钦康桑峰。有网友看了专辑照片评论说,这座雪山的雪比以前少多了!那是不是意味着,越往后来西藏,所看到山上的雪就越少了?!
28. 为了避免我们有心理负担,导游仍然没事先告诉大家此处的海拔高度。当我从相机的变焦镜头中赫然发现,自己所站的地方居然已达海拔5020米,与我们刚刚翻越的冈巴拉峰相差无几时,不禁自豪起来:不知不觉中,我已两次站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处,虽然略感头晕、气喘,但所谓的高原反应早已被兴奋冲淡了,但可以肯定地说,经过几天难受的适应过程,我已经成功挑战了进藏前最为担心的缺氧耐受极限。
人,总是在经受一次次的挑战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多坚强。在挑战前,如果惶恐了,放弃了,你便失去胜利的机会;迎上去,闯过了,你就会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成就感。以进藏为例,像我这样一个有高血压、哮喘、痛风和骨关节炎的人,都能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漫步、拍照,可见,人的适应能力有多强!我的经验是:所谓的高原反应,别说有的人根本没有任何感觉,就算有些人出现点头晕或气喘,完全是正常现象,只要放慢运动节奏,挺几天就过去了。高反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我都行,我想几乎所有人进藏都行!
(注:所有照片均为本人原作,仅题图的四小图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