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外学生的一场模拟谈判(Simulated Business Negotiation)

标签:
国际商务谈判案例教学模拟实战留学生校园 |
分类: 校园花絮 |
今天的国际商务谈判课,安排了本学期最后一场模拟谈判。此次谈判在中外两组同学之间进行,这比以往将外国留学生分别插入中国学生的小组里,更能体现不同文化背景下谈判开局、思辩、细节、策略和技巧的运用差异。
我给他们的案例是“吉利收购沃尔沃”。四位中国学生扮演吉利汽车集团谈判代表,四位外国学生扮演沃尔沃汽车集团的谈判代表。我事先仅向他们交代了案例背景、谈判要点,没有提供任何标准答案,谈的结果完全凭双方讨价还价达成。
四名外国留学生来自芬兰、德国。谈判伊始,他们便表现出良好的专业素质:握手寒暄后,主动介绍本组谈判代表的姓名和“职务”,然后将打印的“谈判议程”分发给对方,并用PPT展示给现场的中外同学。
我设计的谈判要点分别是:1、债务偿付,2、裁员比例,3、工厂搬迁,4、技术转让,5、品牌应用,6、销售分担。
本学期我班的十几个外国留学生全部来自欧洲,其中的非洲裔学生实际上是芬兰人,他们在课堂表现活跃,喜欢提问及主动回答问题,对同班的中国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上周举行的“留学生教学沙龙”上我建议,最好将中外学生混合编班,比单独为留学生“开小灶”效果好。
模拟谈判课场景。
学生们将谈判达成的协议写在黑板上。债务偿付:中方一次性付清。沃尔沃欧洲工厂裁员:不裁员,但派10%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到中国吉利工厂工作。沃尔沃欧洲工厂搬迁:不迁往中国。技术转让:吉利可以使用沃尔沃开发应用一年后的技术。品牌应用:吉利承诺不将沃尔沃品牌用在吉利的车上,以确保沃尔沃品牌的高端形象。沃尔沃汽车的分销:吉利承诺第一年分担沃尔沃15%的销量,以后视情况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