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永远年轻的妈妈...(Mama,ForeverYoungandPretty)

标签:
妈妈老照片周年祭情感 |
分类: 情感健康 |
2013年的8月3日,是妈妈仙逝一周年的日子。赴欧洲旅行前,我翻拍了一些她的照片,放在博客里,以“定时发布”的方式贴出,以志纪念。
这大概是妈妈怀我的时候照的吧!早年的彩色照片,都是用手工在黑白照片上染色而成的。
我小时候特别不喜欢照相(可能觉得眼睛太小不好看吧),每次都是被老爸连打带骂逼着照的,表情自然的极少,这张与妈妈的合照算最好的,但脚的姿势暴露了极不情愿的心态。
这张“全家福”也是黑白照片拿到上海王开照相馆染色而成的。当时部队取消了军衔制,海军军装改为冬蓝夏灰软帽式,照相馆师傅误将海军的灰军装染成陆军绿了。我的发型是不是挺帅?后来被潘长江学去了
。
随父母从山东烟台移驻古城南京。虽是文革末期,但佩戴硕大的毛主席像章,仍是当年时髦的照相佩饰;小学生也可以借戴红卫兵袖章。我家的像章都是父亲收藏的,有几大盒、数百枚,当时那可是非常珍贵的工艺品,我常常摆弄这些像章到深夜。毛主席像章尤其是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出得最多、最大,也最精致(据说将旧战斗机拆了做像章啊)。后来父亲响应号召,将这些像章全部上缴了!可惜啊。但念及这些铝片能重新回炉制造新的战机,也算是个安慰吧。
上图为妈妈与外婆的合影。文革期间,妈妈被长年下放到农村医疗队,父亲也因被办“学习班”回不了家。于是,妈妈把外婆从四川请来照看年幼的我和妹妹。记得那会儿每当我想她的时候,就会翻看她五十年代的照片,妈妈年轻漂亮的形象,就这样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
因为我外公的“历史问题”,直到入伍30年后,妈妈才于1979年与我同年入党。她偶尔也会因这类不公正待遇烦恼,但却总是笑对逆境。即便被“发配”到农村医疗队,她非但没有丝毫委屈和消沉,反而根据农村缺医少药的条件,学会了针灸等中医术,为无数乡亲解除了病痛。妈妈做人的准则很简单:勤于工作,不计得失,慷慨助人,乐观生活。同事们亲切地叫她“大康”,孩子们则喜欢称她“大康阿姨”,以至于后来没人记得她带蜀字的本名了。
这是妈妈退休前拍的最后一张军装照(当时中国海军虽然改回了白军装和大檐帽,但尚未恢复军衔制)。
香港回归前,我在那里工作了6年。1996年初,我接妈妈和老爸到香港住了一段时间,这是她唯一的一次出国。上图是妈妈在香港太平山顶的留影。从这个角度,可以看见我在港岛居住过的司徒拔道半山公寓,以及上班的国际会展中心写字楼。
妈妈退休后,喜欢唱歌跳舞的她(前排中间者),在干休所组织了一支离退休老军人合唱团,活跃他们的晚年生活。她还请专业老师来给他们指导训练,这支老干部合唱团居然多次在省市级老年歌咏比赛中获奖。
2011年8月,我陪刚做完手术的妈妈,从南京飞到她曾经工作生活了10年的烟台,向她的老战友和老邻居、向她衷爱的蓝色大海,做最后道别......
在被外媒称为“攸关中华民族命运的中国高校——海军航空大学”烟台母校,几位教官得知母亲曾经是学校的老前辈,很高兴与她一起合影。母亲从轮椅里站起来,与年轻的海军帅锅们在一起拍照留念,脸上幸福地乐开了花。她说:我就喜欢这身白军装,真帅气!
2012年5月13日,我买了百合和康乃馨,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妈妈过母亲节。80天后,妈妈化作彩蝶,伴着歌声翩翩飘向天国......
这是妈妈生前买的一对儿小瓷人。尽管错配的婚姻没带给她太多幸福,但她内心渴望温馨和睦的爱情。妈妈爱唱歌,爱跳舞,爱旅游,爱照相,爱写诗作文,爱穿漂亮衣服,爱一切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遗憾的是,走遍七大洲的我,却没能在妈妈有生之年多陪她出国看看。此时的2013年8月3日,我正在欧洲五个国家旅行,身上揣着从她骨灰盒上取下的照片,我要让喜欢旅游的妈妈与我一起,领略海外的风光!今后每次出国旅行,我都会带上母亲的照片(在手机里),我相信,妈妈的在天之灵,会欣喜地与我同行......
尾记:整整一年过去了,我心中的伤痛在慢慢平复。然而,妈妈生前的音容笑貌,仍不时在我脑海中闪现,我儿时经历的与妈妈的故事,总是被清晰地记起......在我心中,热爱生活的妈妈,永远是那么漂亮、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