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股东增持利好股价提升

(2011-06-01 15:54:14)
标签:

杂谈

分类: 行情点评

  在连续恐慌性的下跌中,A股市场弥漫着一片悲观的情绪,恰在此时,产业资本犹如寒冬中的一缕春风,悄然瓦解市场悲观、绝望的情绪。统计显示,5月1日至27日,已有12家上市公司出现股东净增持,合计增持7284万股,涉及金额11.42亿元,大股东成为增持的主力。与3、4月份的情况相比,产业资本增持力度明显加大。

 

  自1996年11月出现第一笔增持公告以来,上市公司股东的增持公告达到1650次,合计增持数量近93亿股。在有增持记录的92个月(1996年11月至2010年6月)中,股东月度增持数量超过1亿股的月份有27个,分布于2005年、2006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其中,股东增持潮涌现的月份大多在历史筑底或者市场暴跌后的时期。如2005年9月、10月、12月;2006年1月、3月、4月、7月和8月;2008年8月和9月;2009年4月和9月以及今年5月。在这些月份,股东增持数量均在3亿股(含)以上。从上述股东增持潮所处的市场阶段来看,市场筑底时期增持潮涌现的机会较多。 

  但与此同时,目前市场那个一边是高管、大股东少量增持,一边是大小非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大量减持。本省高管增持、控股股东增持,无疑显示了公司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前景的看好。大非是最了解公司的,尤其是高管组团增持、控股股东大笔增持时,更容易激发起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然而,在市场萎靡的背景下,大非增持背后却隐藏着小非的大量套现。这让投资者感觉到无所适从。股市充满了大忽悠,忽悠的方式层出不穷。有部分公司在忽悠投资者,增持公告的背后却是小非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出逃。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大非、高管与小非合谋忽悠投资者,但是小非大量套现,大非和高管的“增持秀”无疑起到了掩护作用。类似中石油在2009年9月21日就曾发布过增持公告,当时增持完成后中国石油集团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86.42%,期间并未发布过减持公告。而这次增持完股份后集团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86.30%。也就是说在09年增持过的股份不翼而飞了,这是否说明中石油也在二级市场上做着高抛低吸的操作?所以不管中石油未来的市场表现将如何,中石油此次的增持行为已经极大的吸引了投资者和业界的眼球,也引发了众多投资者对股市即将筑底的遐想。而对于目前是否是真正的底部,还需要让时间来检验。

 

  总的来说,增持作为激活市场气氛、提升股价的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但是投资者需注意的是,股价上涨的持续性有待考察。尤其是在弱市之下,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经历须臾振奋后很快又走入随市下跌的通道。增持概念股固然可以作为一个短期炒作的投资标的,但也要明确增持行为是否由于看好上市公司而发生的,且大股东是否有增持承诺、公司有无再融资计划。以产业资本身份进场的资金,由于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短时内不会减持股票,此类更能提振市场信心;有增持承诺或再融资计划的股票,股东逢低增持以保障再融资顺利进行的,更具安全边际。但要注意的是要从公告中挖掘股东增持的理由,如果是看好上市公司,觉得公司股价被低估了进行的增持,那么这类公司可以重点关注,当然,个股具备增持概念,投资者仍需再结合市场环境、基本面、技术面等因素进行分析判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