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指标板块的全线发力,市场热情有所提升,沪市也一举踏过2800点,再次创出几个月新高,量能水平再次激增,目前两市合计成交已经达到3500亿的天量水平。盘面上看,涨停个股已经超过30家,其中大部分是煤炭、农业、券商品种,显示出这些长期滞涨的蓝筹板块在得到资金的进一步追捧。技术上来看,日K线形成留下2个跳空缺口,按照缺口理论来看,未来再度上行的压力正在累计当中,一旦市场出现风吹草动,个股乃至指数的回调就会纷至沓来。长假后跳空阳线的诞生,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在于长假期间利好累计爆发的后果,这种爆发一旦过头后,那么怎么涨起来的,就会怎么调整下来。毕竟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周一的盘面和周二的盘面中来对比看,有个最为主要的区别,那就是周二盘中个股的分化开始出现,并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经历了这根大阳线之后,我们大家关心的就是:是不是意味着A股一轮风格转换行情开始了呢?风格的确有转变迹象,但应该不是极端的二八风格转换。因为具备新经济特征的小盘股行情还不会结束,新的变化则是出现在大盘股之上,此前小盘股的一枝独秀可能演变为大小盘股轮动的行情,两条主线都会出现盈利机会。大盘股的持续走强,目前存在三大有利因素。首先从目前爆发出的量能来看,市场是具备这种基础的,比今年任何时刻都走得更逼真,后市不萎缩就无大碍;而从行情诱因来看,有色金属和资源类股票的行情也有持续的基础,从而成为撬动整个大盘股行情的关键,汇率之争越长久这种走势就不会轻易终结;而从参照坐标来看,H股指数目前中期指标良好,正面临对去年反弹高点的突破,一旦有效突破,则是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大盘A股的"被上涨"也就是必然了。
值得关注的是,节后的10月将是政策性信息密集的月份。“十二五”规划所带来的政策导向性变化已成为投资者高度关注的因素。10月21日国家统计局将发布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增速是否符合预期,也是需要投资者边走边看的事情。从已公布的8月份数据来看,目前整体经济仍处于“类滞胀”阶段。所以未来短期内,随着指数的调整,个股的分化也将进一步的到来,操作上建议大家不要追涨了,注意手中仓位的降低,并不是说未来没有机会了,反而是等待下次回调逢低介入的机会。大部分强周期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在下滑,且面临长期估值下降的风险,估值修复难以持续,建议回避,如钢铁、化工、机械、煤炭、电子、轻工制造和房地产等行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