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考核方案
(2010-11-06 14:43: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校材料 |
指导思想:为了切实发挥好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并为班主任聘任、评优及发放班主任津贴等提供依据,特制定本细则。
一、
1、
2、
3、
4、
二、常规管理方面:(40分)
1、计划与总结:
A、班主任工作计划制定及时、具体、重点突出,并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各阶段和学期工作总结能反映班级全貌和特点。(得5分)
C、班主任工作计划制定及时,但内容空洞,没有针对性而且难以操作,有总结,但不能反映班级全貌和特点。(得1分)
2、组织建设:
B、班(队)组织健全,能实行班干部竞聘轮换制,但有少量工作分工不明确。(得3分)
C、班(队)组织不太健全,部分工作无人负责。(得1分)
A、能根据内容要求按时、认真填写,能做到实事求是,不臆造(得5分)
B、能根据内容要求基本填写完整,并且能做到实事求是,不臆造(得3分)
4、班(队)干部会议:
A、能按规定每月组织2次班级学生干部会议,要求会议有主题,并有详细的会议记录(得5分)
B、能按规定每月组织2次班级学生干部会议,但主题不明确,
记录不够全面。(得3分)
C、不能按规定组织班级学生干部会议,没有会议记录。(得1
分)
5、纪律情况:
A、所在班级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无事故发生,课间和放学排队纪律好,班主任要把学生带到校门口。(得5分)
B、所在班级学生基本能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无严重违纪违规现象,课间和放学排队纪律较好,在评比中成绩较好。(得3分)
C、所在班级在纪律评比中失分较多,出现严重违纪违规现象,课间和放学排队纪律较差,放学时班主任不带队。(得1分)
6、卫生情况:
A、认真打扫卫生,使教室内外、地面、墙壁、走廊及卫生责任区等都能保持整洁,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而有条理,无一人在校门口吃早饭或带、买零食吃,卫生评比成绩第一。(得5分)
B、认真打扫卫生,教室内外、地面、墙壁、走廊及卫生责任区等处比较整洁,室内物品摆放有条理,无一人在校门口吃早饭或带、买零食吃,卫生成绩在评比中较好。(得3分)
C、教室内外、地面、墙壁、走廊及卫生责任区等处多次出现脏、乱现象,有时有同学在校门口吃早饭或带、买零食吃,在考评中卫生十分严重。(得1分)
7、两操及课外活动:
B、能指导学生认真做好早操、眼保健操,课外活动能认真组织活动,并无责任事故发生。(得3分)
C、基本能到班指导学生做好早操、眼保健操,有时不能按规定内容认真组织活动,出现责任事故现象。(得3分)
8、阵地建设:
A、教室的环境布置能做到教室布置个性化,激励用语规范化,
B、教室的环境布置比较合理,每月能按规定出好一期黑板报,主题明确,内容一般。(得3分)
三、思想教育方面:(20分)
1、班队主题活动:
A、能认真组织好每周一次的班队活动课,活动主题鲜明,形式活跃、过程清晰,实效性强。(得5分)
B、能组织好每周一次的班队活动课,有活动主题,但活动形式、效果一般。(得3分)
2、晨会:
A、能按时精心设计大阅读内容,认真组织,效果好。(得5分)
B、能按时设计大阅读内容,内容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效果一般。(得3分)
C、有时不能按时设计大阅读,甚至挪作它用(抽查时每月只要发现一次)(得1分)
3、个别教育:
A、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教育方法能做到因人而异,对学困生热忱、耐心、无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得5分)
4、家校联系:
A、经常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每周对个别学生作一次家访或与家长电话、书面联系一次,与家长合作协调。(得5分)
B、能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联系方式仅限于电话或书面联系,无家访,与家长合作基本协调。(得3分)
四、出勤方面:(10分)
1、集会或升旗仪式:
A、组织的集会和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能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纪律严明、秩序井然,不无故缺席或迟到。(得5分)
B、组织的集会和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能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纪律较好,有时有迟到现象。(得3分)
C、组织的集会和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能组织学生参加,但纪律松懈,经常出现迟到现象。(得1分)
2、德育(班主任)工作会议:
A、能按时参加学校组织召开的德育(班主任)会议,会上能积极交流,认真记录。(得5分)
B、能参加学校组织召开的德育(班主任)工作会议,但有迟到现象。(得3分)
C、无故缺席会议,或出席会议迟到达半小时之久。(每月只要发现一次,但特殊原因除外)(得1分)
五、其它工作:(10分)
1、A、能及时完成临时性工作(得5分)
B、能完成临时性工作,但有拖延现象(得3分)
C、不能完成临时性工作(倒扣5分)
2、 A、学生好人好事受到社会相关组织表彰或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开展一些有益活动,影响较大或收到表扬信等(得5分)。
B、学生好人好事或在校内外能积极参加一些有益活动,并具有一定影响(得3分)
C、学生有助人为乐意识,但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得1分)
六、加分项:(30分)
1、班级文化建设。能在日常工作中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学生的行为习惯良好,形成优良的班风。(10分)依据日常检查情况,分优秀、良好、一般,分别得10分,8分,5分。
3、论文发表与获奖。在教育类报刊发表班级管理方面的论文,国家级加10分,省级5分,市级3分,区级2分。在上级举行的有关班主任和班级管理活动中获奖,区级加2分,市级加3分,省级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