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日记

(2021-03-02 14:38:21)

数学日记

1999年毕业的一届学生,我当时做班主任教文科班,同时兼两个理科班的课。对理科学生来说,历史学科只需要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学生学习只为了合格,所以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课,或者你让他们自己看书的时候他们看别的学科,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我那时虽然很严厉,火气也大,却也识趣,懒得跟理科班的学生生气,因为我们班的理化生老师也不时向我反映学生课堂不听讲,作业不肯好好做。我虽然在班会上跟班里的学生煞有介事地大讲哪个学科都要好好学,都能训练思维、开阔视野、提升学习能力,但对学生的这种行为也无计可施,只能听之任之。

为了让学生不至于太“反感”,又能保证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我采取的措施是每节课讲3035分钟,留1015分钟让学生巩固这一节课内容——想让这些学生课后拿一分钟看历史都是妄想。

有一次我讲完课,让学生自己看书。我在讲台上坐了一会儿,走下讲台看学生是不是在看历史。班里成绩最好的一位同学没有看历史,正在一个本上写着什么。他可能太投入,我走到他跟前时,他才发觉,下意识里拿手去遮挡桌上的本子。我顺手拿起他的本子,他在写数学日记。

我把本还给他。他也脸红着拿起历史课本看。

下了课,我把他叫出来,问他可不可以把他的数学日记拿给我看看。他欣然答应了。

我认真地阅读了他的数学日记。日记里记录了他每天学习数学的收获。有学习上的困惑、学习心得和感悟;也有典型题目摘录,题目下面是解析,解析中有提醒自己注意的事项;还有遇到疑难问题时需要找哪位同学帮助,需要什么时间找老师解决。

我至今都遗憾当时没有能够将他的数学日记复印几页,那时我还没有手机,更没有能拍照的手机。下面是我凭记忆“摘录”的日记二则:

之一:今天数学课上,数学老师提供了这个题目(题目略)。老师给出的解法是(略)。但我觉得这种解法太繁琐。我的解法是(略)。我拿这种解法跟某某同学讨论过,他也认可。我们一起去找老师求证是不是可以用这种解法。老师仔细研究之后,给了我们一个否定。有些看上去很合理的事情也许并不是对的。

之二:这些日子一直学圆锥曲线,老师提醒我们这里经常出高考压轴题。两次过关测验我都没超过130分。困惑我的地方主要在变式,我的观察力不行。例如这道题(题目和详细解答略)。某某同学在这方面堪称“专家”,我周六晚要向他讨教。不解决这个问题,我晚上恐怕还睡不着。

我在班会上向自己班里的学生“推销”了这位同学的数学日记。我说,人家谁谁为什么数学那么好?为什么学习成绩在班里第一名?在年级也是前三的水平?人家记数学日记。说明人家在数学学习上有心、用心。我建议你们也写写数学日记,都知道选学文科的数学普遍差一些,更应该向这位同学学习。只要你坚持下去,我不信你数学学不好。数学好的同学可以尝试写写其他学科日记。

班会后还真有几位同学追着向我要那位同学的数学日记看。但这几位同学后来是不是也记了数学日记,是不是一直坚持下去了,我没有去落实。

1999年高考,那位写数学日记的理科生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我们班里那几位看过那人家数学日记的同学,高考成绩也不错,都上了现在的“985名校。

我在网上看到不少小学生记的数学日记。小孩子家写的东西当然很简单,但这种做法如果能够坚持,我相信这些孩子的数学要学不好都难。

今天大多数中学生都抱怨数学不好学,考不着分,是因为没有心、没用心、没下上工夫,没把老师讲的,教科书、参考书上讲的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写数学日记就是在把这些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就是在不断总结反思中提升自我。

是不是写数学日记就一定能学好数学?如果你认为是这样的,那你的数学估计还是学不好。因为这样的认识太浅陋了。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是让学生在学数学时有心、用心,总结、反思,惟有这样才能学好数学。写数学日记只是承载这些的形式而已。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无不如此。

其实我们都知道,当我们真正把一件事儿当事儿干时,才能真正好这件事儿。

学习也是这样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