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重读之《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及演出
(2018-05-09 11:01:58)分类: 学习 |
因为买了《大胆妈妈》的票,所以在看剧之前重新读了一遍剧本。
感觉跟《老妇还乡》很一致,在过去的翻译对于情绪的调动好像不太友善,一切总觉得隔得很远。大概也是因为剧本本身就是风格化的,而如何在当代理解布莱希特,去表现布莱希特,大概是一个全世界都会面对的问题。
这样明显的反战题材的剧本,让人期待的反而就不是显而易见的主题了,而是其他一些细节,比如剧中描写的几个配角,比如女儿,比如那个奇怪的妓女。所有的故事都有细节,但在细节与细节中间又似乎缺少一些我们中国人比较习惯的过程和逻辑(不是人物本身没有,而是在剧本里并不如我们习惯的方式去表现),所以看剧本时会一愣一愣的,特别是有几幕只有观点的表达,没有剧情和人物的进展,特别看着说教。
总之,看完觉得是一个很难排的,很难排出让观众看着不闷,不厌烦的剧本。
但是昨晚的演出神奇地做到了这一点。从第一瞬间大幕拉起,天幕悬挂的一排又一排假人,就马上营造了足够的氛围感。表演上基本不在意什么细节的交流,而是意向,两个士兵的聊天,可以没有任何肢体行动,但舞台上,又有大胆妈妈和孩子们如慢步雕塑般的移动,不觉得闷,一切恰到好处,死神,女儿,妓女,高跟鞋,斜排移动的人群,压迫感,人们嘴里的悲鸣生,人们在其中的憋闷,无力,全部因为灯光,人的造型而充分表现。剧本本身不过就是一个框,这个框,承载了所有。记忆最深的桥段就是小儿子死亡那一段,女儿拉着被士兵拖着的尸体,一直发出悲鸣,大胆妈妈在最终接受后放声大哭。还有关于几个横档片的运用,可惜没有人问,目前通稿也没出来,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只是太美了。如果只是因为美,我也是接受的。
来上海的这一版是俄罗斯亚历山德琳娜剧团的作品,导演是希腊导演特佐普罗斯,他是国际戏剧奥林匹克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古希腊戏剧的专家。对古希腊悲剧的熟识也许让导演对悲剧的处理方式更加娴熟。舞台上的一切都离不开美这个字。
最让人有糟点的大概还是演后谈吧,不光问题奇怪,翻译们一点理论知识也不懂,导致沟通进入一个鸡同鸭讲的阶段,最终还是导演用英语说的一段,比较好的表达了他创作的初衷。他说,现在的一切,行动,人的情绪都是小的,而以前是大的,是与天的交流,他希望把这种大留下来,留在剧场里……
如果说唯一的小小的遗憾,大概是我想看到大胆妈妈那辆车是什么样子的,哈哈,可惜一切都意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