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谈·也说唱歌

(2022-04-01 23:57:03)
标签:

文化

娱乐

教育

时评

分类: 文苑艺林

杂谈·也说唱歌

也说唱歌

吴元贵

    唱歌是一门艺术,没有艺术的歌唱只能是自我陶醉,上不了正规舞台。当然,在一般的群众场合演唱,差不多就行,凑个热闹。

   群众性集体歌咏,只要声音洪亮、整齐、有节奏、音调准确就好。独唱要求更高,演唱更难。

    好的歌唱,悦耳动听,甚至感人至深。

    差的歌唱,听的人难受,叫人紧张。

    差的歌唱主要表现在音调和节奏不准、演唱没有情感,咬词发音不准,甚至走调、发黄腔。

    唱歌需要功夫。这个功夫包括天生的清亮的嗓音、过硬的音乐基础、文学基础和歌唱技巧。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可能一辈子也唱不好歌曲。

    有些人天生一幅好嗓子,天生对音乐有悟性,容易唱出好声音。

    有些人只是喜爱唱歌,可没有好嗓子、没有基本功。那就需要付出百倍千百的努力,需要名师指导,才能唱好歌曲。

    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不一定能够唱好歌曲,因为音乐专业毕业者成千上万,没有几个是知名歌手。

    反之,有些民间歌手,却能立足舞台,像王二妮、朱之文。那些陕北民间歌手,并没有上过音乐学院,民歌却唱的好,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受到音乐的熏陶,加之自己的勤奋练唱。

    一个戏剧演员,要跟师傅学唱三至五年才能登台唱主角,并非轻而易举就能演唱。歌唱也是这样,没有三五年的刻苦学习,很难唱的好。据著名歌唱家蒋大为、阎维文自己说,他们每唱一支新歌,都要提前练习一两千次,一句一字的扣,一个音节一个音符的练唱,可谓千锤百炼,直到满意才能登台演唱,之后就就一唱成名。

    我们有些朋友喜爱唱歌,却不懂乐理,不识谱,灌耳音,不知道啥是节拍节奏,啥是音调音准,啥是切分音、附点音、装饰音;不理解歌词的时代背景、立意和曲谱的结构内涵意思;没有歌唱技巧,不知道起承转合,自我琢磨、随心所欲,还想自我发挥,出点外采,自我感觉良好,结果唱的很不规范,听起来热闹,却经不起考评。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唱歌者自己不知道哪里唱的不好,只有对照曲谱、对照老师的歌唱,多听别人的指导,才能纠正不足,歌唱合格。不过,现在的人们喜欢说好的、听好的,说真话比较难。

    我说这些话,不是说大家唱的不好,而是总觉得还差一点功夫。有时,我们歌手上台演唱,总觉得哪里有一点不完美,有一点瑕疵。我不是唱歌的,不懂怎样唱歌,没有能力去指正别人,只是说一点感受。

   我觉得,要想把歌曲唱好,就得苦练基本功,掌握歌唱技巧,遵循歌唱规律,一字一句细扣,理解歌词和曲谱的含义,唱准每一个音节音符,用心表达歌曲的立意和内涵,声情并茂。同时,唱歌要选择适合自身条件和音域、气质、风格的歌曲。有些歌曲不适合自己,只能是私下唱唱而已。

以上说的,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吴元贵 2022.3.31 晚


作者系南郑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杂谈·也说唱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